塞浦路斯地图上的位置(塞浦路斯为何南北分裂?)
塞浦路斯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岛国,总面积约925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27万。塞浦路斯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都非常不错。
在地形方面,塞浦路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土地肥沃。在气候方面,塞浦路斯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热,冬季温和湿润,雨季为每年的11月到来年3月。在经济方面,塞浦路斯属于发达国家,2004年已经加入欧盟,人均GDP约2.6万欧元。不过塞浦路斯是一个南北分裂的国家。
塞浦路斯共和国只能控制了岛屿的中南部地区,面积大约为5896平方公里,而塞浦路斯岛北部已经成立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面积大约3355平方公里。现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塞浦路斯共和国,只有土耳其一个国家承认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那么塞浦路斯为何南北分裂呢?
希腊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距离塞浦路斯也不算远,希腊的克里特岛距离塞浦路斯约五百公里。希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被称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早在公元前3000年,希腊的克里特岛已经出现了米诺斯文明。公元前1600年,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又出现了迈锡尼文明。
希腊是一个典型的地中海国家,历史上航海业发达,早在公元前16世纪,希腊人已经迁徙到塞浦路斯,从此之后,塞浦路斯岛进入了希腊城邦时代,希腊人逐渐成为塞浦路斯的主体居民。
随着历史的发展,塞浦路斯岛先后被亚述,波斯,古罗马等大帝国统治。罗马帝国分裂后,塞浦路斯归属东罗马帝国,当地居民仍然以希腊人为主,其他民族的人数微乎其微,最终也逐渐被希腊人同化。直到16世纪时期,塞浦路斯的人口结构才发生了巨大变化。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克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正式灭亡,包括希腊在内,巴尔干大部分地区被土耳其吞并。此后奥斯曼帝国开始向西亚和北非扩张,到了16世纪,奥斯曼帝国达到了鼎盛,成为了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1571年,奥斯曼帝国吞并了塞浦路斯岛。
奥斯曼帝国统治塞浦路斯岛大约300年,直到1878年,随着国力的衰落,被迫将塞浦路斯租让给了英国。在奥斯曼帝国的长期统治下,土耳其人不断向塞浦路斯岛迁徙,逐渐成为了塞浦路斯的第二大民族,改变了塞浦路斯的人口结构。
19世纪初,希腊取得独立后,参加了多次巴尔干同盟,和巴尔干国家一道打击奥斯曼帝国,希土之间的仇恨不断加深。一战时期,奥斯曼帝国加入德奥同盟国阵营,希腊属于协约国阵营。
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沦为战败国,只能任由协约国宰割。在协约国支持下,希腊发动希土战争,试图控制伊斯坦布尔和伊兹密尔等地。但土耳其的凯末尔力挽狂澜,带领土耳其打败了希腊。
希土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了塞浦路斯岛的希腊族和土耳其族,双方之间也是矛盾重重,只是在英国人的统治下,压制了双方矛盾。1960年,英国允许塞浦路斯独立,成立了塞浦路斯共和国。
随着英国统治的结束,塞浦路斯的希腊族和土耳其族矛盾开始激化,希腊和土耳其也是各自支持自己的族裔。此后塞浦路斯的小规模冲突不断,最终在1963年,酿成了大规模武装冲突。这场冲突导致塞浦路斯的土耳其族逐渐走上了独立的道路,建立了自己的行政机构。
1974年,塞浦路斯再次爆发冲突,土耳其以保护当地居民为借口,出兵塞浦路斯,控制了塞浦路斯北部的土耳其族生活区。包括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的北部,也被土耳其控制。
在土耳其的支持下,塞浦路斯北部成立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标志着塞浦路斯走向了南北分裂。包括首都尼科西亚,也成为了一座南北分裂的首都。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