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中考必考题型知识点之科学探究题

时间: 2025-02-15 00:14:06


1.科学探究的题型结构思维模式:

2.注意实验操作(加入某种试剂、对药品进行加热等)、实验现象(有无沉淀、气体、溶液颜色变化等)、实验结论(有无某种物质、猜想是否正确等)之间的对应关系:

类型1 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

角度1 气体成分的探究

技巧点拨 通常考查的有CO、CO2、CH4、NH3、HCl、O2、H2、N2等气体的检验,以及它们的化学性质和一些反应产物的检验等(常见气体的检验详见P120)。进行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检验时,要考虑检验的先后顺序,以排除干扰。如检验CO、CO2、水蒸气、H2的混合气体时,检验顺序为水蒸气→CO2→H2→CO。

角度2 固体成分的探究

技巧点拨 固体混合物成分的探究:一般可采用加水溶解,加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酸碱性,加酸观察是否产生气体,加碱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等观察是否产生沉淀等方法进行探究。(1)若为盐或碱的固体混合物,一般可先加水溶解,再依据构成该盐或碱的阴、阳离子的特殊性质,加入合适的试剂,检验离子是否存在,从而判断相应物质是否存在;对于不溶解的固体,可加酸观察是否溶解或产生气体。(2)若为金属混合物,一般加酸观察是否产生气体;或使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固体析出或溶液颜色变化。

类型2 有关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含变质)

技巧点拨 从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和是否过量去考虑,而生成物是一定存在的。解题步骤:(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aA+bB===cC+dD。(2)进行猜想,一般有三种:①只有C+D(恰好完全反应);②A+C+D(A过量);③B+C+D(B过量)。(3)验证猜想时,一般不需要验证生成物,只需要验证反应物是否过量。

注: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则其中一种生成物通常为沉淀、气体或水,溶质成分中通常只有一种生成物。

类型3 有关物质性质和变化条件的探究

类型4 有关影响因素的探究

技巧点拨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如锌与稀盐酸剧烈反应,而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催化剂、温度、物质的浓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颗粒大小)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问题时,必须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一个因素,进而探究该因素的影响。

类型5 有关异常现象的探究

类型5 拓展创新(素养提升:STSE相关)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