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 旅游景点

宝林楼风景区介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时间: 2024-04-05 07:29:13

晨雾缭绕,悬在峭壁之间的宝林楼便被笼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随着闾山松风阵阵,它在云间氤氲着若隐若现,如梦似幻;晨钟暮鼓声声,在曲径通幽处回荡,袅袅的香火随着山风升腾,飘散,香味便带着一丝禅韵弥漫于空气间。

在这里,你不敢高声语,唯恐一不小心坠入凡尘。以出世之心入世,以入世之心出世,静默间,成了一道你解不开参不透的佛偈。

宝林楼又称炎汉古刹,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境内,景区由古建筑群及自然景观群组成。依石壁上天然石穴建成,是集石窟艺术、闾山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

据民国《义县志》记载,位于县城以东闾山深处的宝林楼,始建于公元前202年,自第一层楼至山之最下处,约四十七丈。隐没在闾山腹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宝林石窟开凿于断崖中部,悬挂于数十丈悬崖之上,巨大陡峭的断壁,又在断壁悬崖上建楼,着实罕见。是东北地区最早的佛教天台宗寺院,更是东北地区独一无二的贴岩古建筑。

宝林楼开凿于垂直的山崖内部,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宏大;石雕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石窟及回廊,造型奇特。层层石窟,整齐排列于百余米高的悬崖,雄伟壮观。上去和下去都是单行道,很多地方需手脚并用,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从汉代就已经修建的宝林楼,到唐代到达鼎盛时期,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依旧得以保存至今,融入了古人造物的智慧结晶,在结构上也有着其精准巧妙之处。

宝林楼为4层,并建了东西配楼,主楼下前方为宝林禅院。主楼下两层为前殿,第一层楼称为大雄宝殿,第二层楼称大兴宝殿。前殿所在洞穴东西长22.3米,南北宽2.5米,高6米。前殿距地面9.6米,就洞依崖建起一栋两层楼,因天然石洞上阔下窄,第二层楼筑成5间,第三层楼筑4间。

第二层楼楼顶乃是一块上下两面平坦的10米厚的巨大石托,是上下两个石窟的分界线,覆盖二楼为顶,负托三楼为基,是古楼建筑的中梁底柱。石托右端设有木制裸露明梯一架,梯长17米,是二楼通向三楼的唯一通路。巨大石托之上的石窟,东西长13.6米,南北宽3米,高6米,在这个石窟中又就洞依崖建起了两层楼。

第三层楼称为大安宝殿,第四层楼称为凌烟阁,三四楼上下相等,各为3间。这座楼的特点是只有三个门,3架梯,游人只能通过3门、3梯进出,上下往返,别无通路。

四楼东侧向上有个隘口,被称为鹞子翻身,很难攀登,游人需要小心折体翻身而过,方能登上楼顶东侧的楼外楼。所谓的楼外楼也是一个天然的石窟,和主楼在同一断面,石窟底部的石托向内凹陷,内低外高,顶高3米,石窟内能容纳30多游人。

东西配楼是以主楼两侧距离相等,体积相近的两个洞穴为基础,在距离地面11.6米断壁悬崖腰之中部筑起的两层楼阁。东西配楼与主楼相距3.5米,设走廊相通。楼内层层置坚固的柏木楼梯,左右连接,上下相通。两个配楼面南开窗设们,青砖,白石,朱门绿柱,布局得体,因崖势西倾,故东楼较高,西楼较低,又因东面的石窟大于西面的石窟,故东楼略大于西楼。

从悬崖底部仰视,仅有那几面墙和几扇窗当空而出,依刀削绝壁,却稳如泰山。它的重心被放在了峭壁上的坚硬岩石里,它以最不起眼的低调沉稳,坚承了数千年的风雨剥蚀。

日升月落,云卷云舒,它会有风化脆弱的痕迹,但其汉唐遗韵,其钟鼓禅韵,其奇险壁立,永远是它承载万千民众不变信仰的坚实的基石。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