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面对与非洲政府的冲突,西方矿企墨守成规,中企做得更好”

时间: 2025-07-14 17:24:00

【文/观察者网 王一】据英国《金融时报》7月13日报道,随着全球将目光投向非洲,争夺对尖端科技、国防工业和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关键矿产,非洲国家愈演愈烈的资源民族主义浪潮正给矿企投资带来挑战。而在应对这一挑战上,中国企业相较于西方企业“做得更好”。

“西方企业往往仍在遵循一些旧的游戏规则,”英国资源冲突调解公司Resource Resolutions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利特文(Daniel Litvin)评价称,他们缺乏对当地政府动机的深入了解,而中企没有像他们一样“居高临下”。

一些非洲国家正加强对其资源主权的捍卫。11日,马里军政府的直升机意外降落加拿大矿业巨头巴里克矿业公司的卢洛-贡科托(Loulo-Gounkoto)金矿,在未事前通知的情况下没收了其一吨多的黄金。

据报道,这并非这座金矿第一次遭到马里政府的“突袭”。今年早些时候,在马里当局阻止巴里克矿业公司的金条出口并拘留其高级员工后,公司1月被迫关闭该矿,暂停运营。

加拿大巴里克公司在马里的遭遇并非个例。《金融时报》指出,马里、尼日尔、几内亚等近年来由军政府接管的非洲“政变带”国家,甚至刚果(金)、加纳等民主国家,最近也在加强对其自然资源的控制,此类事件已多次在多地上演。

尼日尔政府近期宣布将法国国有企业奥拉诺(Orano)运营的铀矿收归国有,几内亚大规模收回了黄金、铝土矿、钻石等数十张采矿许可证,刚果(金)上个月也延长了对钴矿出口的禁令以期推高该金属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导致全球大宗商品巨头嘉能可宣布其部分合同义务履行遭遇不可抗力。

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储备。 "人权观察"组织

《金融时报》分析指出,这些非洲国家迫使西方矿企做出让步,是出于政治考量,他们希望削弱与前殖民宗主国的关系。马里军事领导人阿西米·戈伊塔上月出席了一个与俄罗斯财团和瑞士投资公司合作建设的黄金精炼厂项目的奠基仪式,称该项目将捍卫国家的“经济主权”。

报道称,除了采取更为公开的资源民族主义、要求提高收入分成和增加国有企业参与度以外,一些非洲国家的政府还希望通过控制原材料加工环节来提升本国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加纳、坦桑尼亚和刚果(金)均表达了这一意愿,希望在矿产加工领域占据更大的份额。

另一方面,对于西方企业来说,利特文指出,在面对与自己存在本质性冲突的非洲国家政府时,他们仍习惯于“按照旧的游戏规则行事”。

“他们需要更复杂的策略,更深入理解东道国政府的动机——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利特文认为,“相比之下,西方公司往往抱有居高临下的态度,认为这些国家的行为是非理性的。”

美国风险咨询公司Verisk Maplecroft分析师穆卡希德·杜尔马兹(Mucahid Durmaz)也表示,种种情况都表明“挖走资源然后离开”的传统西方模式已不再在非洲可行,西方企业应通过投资基础设施等方式来投资非洲。

几内亚港口项目 卫星图像

牛津经济研究院驻摩洛哥的政治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康拉迪(François Conradie)以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为例称,力拓及其包括多家中国企业在内的合作伙伴正在当地投资建设铁路和港口设施。他表示,企业想要进入一个国家,就“必须把钱投入国库”,若长期持有采矿许可却不开发,很容易激怒现金紧缺的东道国政府。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西方企业仍不愿意轻易撤离非洲。西非黄金生产商萨拉马资源公司(Sarama Resources)表示,他们不愿放弃非洲,因为一旦西方投资者撤出,“将造成市场真空,而这一真空最有可能由中国或其他非西方国家的资金填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