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手机防窥膜藏着隐患?眼科医生:或加重视觉疲劳及近视风险

时间: 2025-04-01 12:21:00

你的手机贴了防窥膜吗?

作为“隐私神器”,这两年其深受年轻消费者和职场人士喜爱。

在某电商平台上,一款售价在13元左右的防窥膜销售量达40万以上。

然而,防窥膜卖爆的同时也有人反映使用体验并没那么好,甚至还因此出现了视力受损等情况。

防窥膜保护了隐私,却伤了眼睛?

对此,记者采访了使用者和眼科医生。

防窥屏“越看越累”,有人用了一天就放弃了

“我坐地铁上下班,通勤时间比较长,在公共场合总觉得刷手机没安全感,也怕一些聊天内容会被旁边的人看见。”杭州人汤先生告诉记者,他已经用了三年多。

“贴上防窥膜屏幕会暗一点,但能接受,至少不用担心别人看东看西。”

不过,他也坦言,坐地铁一路看下来,会有点头晕。

受访者供图

“我手机里都是工作内容,听了朋友建议买了防窥膜,效果确实不错,但只有正对手机才能看清屏幕上的内容,角度稍微偏一点就黑屏。”

小杨表示,防窥膜让她回消息变得不方便。“本来看一眼随手把消息发出去了,防窥膜一用只能拿起手机‘正襟危坐’,防别人的时候感觉把自己也防了。”

受访者供图

小杨说,为了看清楚屏幕她还把手机亮度调到最高,耗电量都增加了不少。“不自觉就会把手机凑更近,眼睛要更用力聚焦。只用了一天我就受不了了,撕掉防窥膜感觉整个世界都干净了。”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吐槽帖子。一位用户发帖说,使用后两个月原本没近视的眼睛有了300度,一年后达到475度。

有买家反馈用着累眼睛。来源电商平台

在某热销的防窥膜评论区有买家称:“太伤眼了,看久了难受。”

眼科医生表示,确实会对眼睛带来多重负担

防窥膜是否存在副作用?记者采访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眼科医生杨立。

“手机防窥膜的设计实际上类似于百叶窗超细叶片结构限制光线沿特定方向传播的原理,其实就是限制了屏幕可视角度。”杨立说,这种设计特性在保护隐私的同时,确实会对眼睛造成多重负担。

杨立表示,一方面防窥膜会大幅降低透光率,用户为看清内容不得不调高屏幕亮度或缩短用眼距离。“亮度提升会增加蓝光暴露量,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加剧睫状肌疲劳,导致视疲劳、干眼症甚至近视加深等恶性循环。”

杨立说,人眼很难始终保持完全正对屏幕,当角度不合适的情况下,为了看清屏幕眼睛需额外调节聚焦,长期如此易引发视频终端综合症(VDT),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和视力模糊。

“目前防窥膜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低价劣质产品透光率低且影响色彩对比度,会进一步加剧眼部的不适症状。”

“对于已经存在视力问题、每天长时间使用手机或经常在昏暗环境下看屏幕的人来说,使用防窥膜可能会雪上加霜。”

对此,杨立建议,若必须使用防窥膜,应选择正规品牌产品并确保屏幕亮度适中,同时遵循“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6.096米)外物体20秒。此外,坚持科学护眼习惯,比如保持30厘米以上的用眼距离、有意识多眨眼、避免黑暗环境刷手机等。

编辑:朱嘉乐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