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身上的“游泳圈”不再一无是处!乳腺癌术后7年,医生用她的腹部赘肉再造乳房

时间: 2025-02-23 19:44:00

爱美的女性总是会为肚子上的一圈赘肉而苦恼。然而,遭人嫌弃的赘肉有时也能派上大用场,比如,乳房重建。

乳腺癌术后7年

她想弥补缺失的遗憾

林女士42岁,7年前罹患乳腺癌,在当地医院做了一侧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切除了整个乳房。

术后内分泌治疗多年,乳腺癌随访复查显示没有复发,肿瘤治疗效果良好。然而,每当看到镜中的自己,那份缺失的遗憾总让她难以释怀。

前段时间,打听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也医院)肿瘤外科乳房再造专病门诊在开展自体乳房重建手术,林女士来到滕荣跃副主任医师门诊就诊。

滕医师团队在综合了陈女士的各项检查结果和她的个人诉求后,为她量身定制了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的手术方案。

“通俗来说,就是利用患者自身下腹部多余的‘赘肉’,移植到胸部重塑一个‘有血有肉’的乳房。”浙大邵逸夫医院肿瘤外科主任郑和鸣主任医师解释。

乳腺外科“天花板”级别手术

重建乳房的同时还能收腰瘦身

因技术含量高、手术复杂,但效果极佳,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的手术在业内被誉为“乳腺外科的天花板”,是乳房整形重建术中的巅峰之作。

手术难在哪?郑主任介绍,首先,需要从患者下腹部切取带血管的游离皮瓣(皮瓣是由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所形成),然后将皮瓣移植到乳房缺损处,在显微镜下进行血管吻合,完成乳房重建。显微镜下血管吻合难度极大、风险高,要求医疗团队具备扎实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协同配合的团队精神。

其次,如何塑型,做到和对侧乳房对称,也是该手术的难点之一。“乳房重建不是说这个乳房做得有多美丽,而是要将对称度做得完美。每个年龄段女性,乳房外形、松弛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做这个乳房重建手术,不仅仅希望术后当下是对称的,更希望随着年龄增长,两侧乳房还是对称的。”

郑主任提到,这个手术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腹直肌,术后对日常生活和运动影响小;重建的乳房质地柔软,形态自然,手感和真实乳房几乎无异;由于使用自体组织,没有假体等异物植入,术后不存在排斥及异物反应等,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同时去除下腹部多余的皮肤和脂肪,具有腹部整形、收腰瘦身的效果。

手术当天,滕荣跃副主任医师团队和郑和鸣主任医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肖芒主任医师联手,历经7个小时的奋战,终于顺利完成了这台高难度手术。

“术后仅留下一个剖腹产一样的横行刀疤,不涉及肌肉切除,一般对身体不会有伤害。如果需要重建乳头,需要二次手术。此外,要提醒大家的是,重建的乳房,它的哺乳等乳腺功能是没有的。”郑主任强调。

当术后去除弹力绷带,看到重建效果的瞬间,林女士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术后,陈女士接受了精心的照护,顺利康复出院。她说手术不仅重塑了她的乳房,更让她重拾了自信。

滕荣跃副主任医师(左一)、郑和鸣主任医师(从左到右第三位)和患者合影 医院供图

乳腺癌术后多久重建乳房比较合适?

哪些乳房切除术后患者不适合重建?

滕荣跃副主任医师表示,临床上,选择乳房重建的患者,一类是手术切除乳房的同时做乳房重建的I期乳房再造患者,另一类是乳房切除几年后,有重建改善生活意愿的II期乳房再造患者。

“一般我们会选择偏早期的乳腺癌患者做II期乳房再造手术,时间选择在术后的2年左右;如果一开始诊断是偏晚期的乳腺癌,最好3-5年以后再来进行再造手术的评估,以确保安全。” 滕荣跃表示。

不过,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手术并非适合每个乳房切除术后患者。“有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者胸壁做过放疗、有横行剖腹产刀疤,血管可能受损,就需要慎重考虑这种再造手术方式。”滕荣跃提醒。

来源:橙柿互动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