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速成学历”的水分
维 辰
“‘速成学历’塌房了”“海归镀金圈彻底乱了”“留学圈地震”……“风暴的源头”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近日发布的《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七)》,明确对认证数据出现显著异常、相关举报频繁的两所法国院校(项目)的相关认证申请启动加强审查程序。
获得“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是留学生打通归国就业通道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留服中心对海外院校“加强认证审查”,一般可能涉及学校放松招生要求,比如考试与毕业颁证不严谨等。被列入“加强认证审查”名单的院校,申请人、证书颁发机构等需协助提供相关材料,若材料不达要求,学历学位认证可能失败。去年7月以来,留服中心已发布3次公告,启动加强审查程序,法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28所海外院校被点名。
与之暗相呼应,近段时间多名学生报料称,参加海外留学项目后,学历无法认证,投入的数十万元高昂费用可能血本无归。媒体调查发现,部分海外院校和留学中介以“快速拿证”“远程镀金”为噱头招生。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不出国,仅需3个月就能完成留服中心认证”等广告。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学生、留学中介、项目合作院校等涉事各方,对于此类留学项目俗称“水硕”“水博”,均是“你知我知”。
留服中心早就提醒过,任何“短期速成学历”“不出国”“疫情补录”等言辞均属于虚假宣传,“速成学历”还总是不乏“消费者”,随之而来的是“退款难”“虚假宣传”等投诉不断增多。其实,中介的话术不见得有多高超,更可能是击中了投机者不必付出努力就能提升学历的欲望。留服中心此番频频“预警”,或许能够拉回部分执念不深的人,却也难保不会有人依然心存侥幸:“万一通过认证了呢?”
投机者不傻,而是精明过了头。许多人在考虑是否留学、选择留学院校及专业时,会衡量投资回报率:粗疏一点的表现为,计算工作多少年能赚回留学花费,再精致一些,用包含教育成本、未来收入、回本周期、长期价值等维度在内的公式衡量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性价比”。门槛低、周期短的“速成学历”,满足了部分人花钱买学历,进而获取升职、加薪、落户积分等竞争优势的需求,成本虽说不低,相较于回报却很“划算”。换言之,“速成学历”的繁荣,是因为有人吃这套。
企业在招聘时重学历、轻能力也好,高校大量引进“水博”引发舆论关注也罢,都反映出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的问题。速成的学历,往往意味着学生没有足够时间深入研究、理解复杂的学术问题,导致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如果用人单位在招聘、职称评审、人才选拔等过程中,能够淡化“唯学历论”,同样重视能力考察,建立更为科学的评价体系,“水学历”生存空间将大大减小。
事实上,当前许多人已经对海外学历祛魅,能够更加理性看待学历与个人能力。评价体系和社会观念的逐步改善,同样能逐步挤出“速成学历”的水分。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