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加大研发投入,这家外企展现出“增长雄心”
道路标线的涂料、炫酷的汽车尾灯、隐形眼镜和指甲油……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产品有一种重要的生产原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面对广阔的中国市场,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学品生产商——罗姆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罗姆化学的甲基丙烯酸酯一体化生产基地投产于2008年,总投资2.5亿欧元,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进入基地,四套超大型生产装置便映入眼帘。罗姆副总经理赵嘉平告诉记者,这四套生产设施分别是甲基叔丁基醚工厂、甲基丙烯酸酯工厂、特种单体工厂和聚合物工厂,覆盖了从上游原料到下游合成产品整个生产链条,目前年产能达10万吨。
“20世纪30年代,罗姆创始人奥托·罗姆首次以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发明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这种全新的透明塑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机玻璃或亚克力。随后为该产品注册了商标‘宝克力’。” 罗姆甲基丙烯酸树脂亚洲负责人李德军介绍道:“在中国,平均每4辆汽车中就有1辆的尾灯应用了我们的PMMA模塑料。近年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越来越大,单个汽车尾灯所需的宝克力材料也逐渐增多,贯穿式尾灯越来越普遍,所以我们这块业务一直保持着约两位数的增长,对整个亚洲区域乃至全球的业务增长贡献很大。”
李德军表示,由于本地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在上海化工区增资扩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塑料工厂,2023年10月已建成投产。“目前,罗姆在亚洲区域的销售额占到集团整体的30%,中国市场乃至整个亚洲市场对我们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一直在研究评估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其他事业部也有计划追加投资。”
罗姆高度重视创新和科技投入,在上海、沃灵福德和沃尔姆斯成立三大技术中心,其中,位于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的罗姆亚洲技术中心2021年一期投运,2022年二期投运,总投资达数千万欧元,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包括配方实验室、聚合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和宝克力研发实验室等。
在配方实验室,记者看到一项针对新防火涂层材料的测试,李德军向记者介绍:“这个涂层是由我们上海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它遇到高温就会膨胀,可以对内部基材起到保护作用,比如建筑行业里常见的钢结构,在温度达到500℃的时候就会融化,这个涂层就相当于给钢材‘盖了一层被子’,能够延缓升温。”李德军表示,这款涂料还可以应用到动力电池行业,相比于传统隔火方式,涂层隔火又隔热,当发生汽车起火事故后,它能让火蔓延到座舱的速度变慢,给乘客增加逃生时间,同时也更符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设计需求,并透露公司目前正在和一些知名涂料企业进行合作开发,已经有客户下了小批量订单做中试。
防火涂料一旁展示着各式各样的地坪材料,李德军告诉记者,他们有一款又环保又耐用的树脂材料,防滑耐磨易透水,更适合上海多雨的气候,每年上海的斑马线改造工程都会用到它,年平均采购量在200吨左右,使用面积差不多是20万平方米。
罗姆的生产和研发基地遍布欧洲、北美和中国,产品销往欧洲、美国、东南亚等70个国家和地区。面对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强,罗姆按照本地化生产供应、本地化市场的思路调整产能,依然在上海稳步发展,表现出一颗“亚洲增长的雄心”。
“中国具有制造业最全最完善的产业链,我们可以更高效地整合供应链,优化成本结构。中国政府鼓励高端制造业和绿色化工发展,中国市场对高端PMMA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未来几年,随着新产线的建成投产,我们将加大研发投入,紧跟市场发展趋势,确保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保持领先,同时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推动业务高质量增长。”李德军说。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