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未成年人“举牌”擦边,交易链条中的三个群体触犯了哪些法律?专家解读

时间: 2025-02-18 20:16:00

近日,南方周末曝出网络平台有未成年人销售举牌视频,卷入网络软色情。报道中提到,一些未成年人在买家要求下在身体部位写定制内容并拍摄视频,收取几十元费用。

日前,多位律师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个交易链条中的各个参与者都涉嫌违法,其中组织者可能构成犯罪。

有受访专家认为,对于未成年人软色情监管存在诸多困境,但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除了加强监管,对未成年人开展相关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行为的危害性,也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律师:

交易链条上的三个群体,触犯了这些法律

在南方周末的报道中提到,网络举牌交易链条主要由三个群体组成:举牌博主,按照买主需求拍摄;代理,宣发、售卖大尺度照片、视频;买主,进行“软色情”消费。举牌博主按照买主要求在身体部位或屏幕上写上定制内容拍摄视频,收费3元-20元不等。

图据潮新闻

2月17日,记者在多个平台搜索发现,很多有举牌标签的视频账号名字显示为数字,有的则被禁用私信功能,没有看到关于未成年人举牌的相关内容。记者联系到一位举牌博主,按要求添加qq好友后,对方表示可以定制“擦边、对镜、慢摇、电竞、cos”等视频,收费30元。该博主在账号主页写道,近日已被抖音封禁五次。

在这个交易链条中,各方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呢?

北京京本律师事务所主任连大有认为,网络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未成年人“举牌”软色情内容的传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平台未能履行审核义务,导致涉未成年人软色情内容传播,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包括罚款、责令整改等。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承担民事责任,如赔偿因未尽审核义务给未成年人或其家庭造成的损失。

交易组织者在未成年人“举牌”软色情交易中扮演关键角色,他们通过招募未成年人、发布广告、撮合交易等方式,推动了这一灰色产业链的发展。组织者可能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组织淫秽表演等犯罪行为,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外,代理还可能因诈骗、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等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购买人通过支付费用获取未成年人的软色情内容,其行为已构成对未成年人的性剥削和精神伤害。购买人可能涉嫌传播淫秽物品、侮辱妇女等犯罪行为。此外,购买人还可能因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人格尊严权等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其中参与“举牌”软色情行为的未成年人同样可能构成违法,但考虑到其年龄和认知能力,通常会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能因未尽到监护责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同样提到,在这个交易链条中,组织者是涉嫌犯罪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还可能因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而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付建还表示,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公安等部门报告。发现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对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向该用户提供网络服务,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公安机关报告。平台未采取合理措施停止传输的,需要承担罚款、责令整改等行政责任。

“购买人涉及未成年人软色情内容的行为,可能面临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存在多次购买、大量传播等情形,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付建提醒。

专家:

监管存在诸多难题,应对未成年内容定期评估

长期关注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内容的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阎愚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类未成年人软色情内容在监管上面临很多难题。

“首先,所谓的擦边往往难以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去评判。另一方面,未成年人会用自己圈子内的黑话、表情包等方式,去绕过成年人设置的监管,很多网络监管者无法认知到其背后表达的违规行为。”阎愚提到,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但实际上很多未成年人都会使用家长信息进行注册、直播,并用家长银行卡接收打赏。

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台可以摆脱责任,阎愚介绍,2023年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中对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的义务中有要求,要定期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每年发布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告,并接受社会监督。

阎愚认为,平台应对未成年人信息、频次、关键词等进行筛选评估,用事后分析来弥补事前监管查不到的地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可能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如果能在这个方面有进一步的规则,能形成特殊的行业监管机制,效果可能会更好。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研究专家皮艺军同样提到,网络软色情盈利模式上手快、便于模仿、传播迅速,网络监管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缺失。皮艺军认为,平台应该在技术上对未成年人内容有更为精准的识别,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的信息注册发布内容,也应该被精准识别出来进行有效监管。

“对于涉未成年人情色内容,应该是一种零容忍的态度。无论是发布的用户还是平台,只要出现问题就应该吊销执照、追究责任,而不只是一个警示。”皮艺军提到,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只要没有受到足够的惩罚,就会继续之前获利的行为。

预防

AI时代,应形成比较系统的性教育范本

阎愚认为,网上未成年人情色相关的内容屡禁不止并不难理解。在阎愚看来,未成年人之所以做这类事情,就是因为他们对事情的危害性认识不够。

“第一是要抓一些典型案例出来,去告诉他们危害性。第二是形成相对比较系统的性教育范本,让学生和家长都得到充分的警示教育。”阎愚说:“要让孩子们清晰地认识到这件事情的危害,他们知道事情有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时,可能就不会去做了。”

在大学开设“越轨学”课程的皮艺军认为,这种涉未成年人软色情行为就是很典型的越轨行为。皮艺军介绍,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和规则的一些异常行为,包括交通规则、校规、行政规定等,“预防犯罪首先应该预防越轨”。

皮艺军认为,现在已经进入AI时代,但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不够与时俱进,“只讲生理结构、男女性别差异,但不讲危险性行为,不讲什么行为是触犯法律的。比如这次报道中提到的在他人要求下展示自己的身体,这就是违反法律的。”皮艺军提到,对这类内容有好奇、冲动的未成年人会通过网络自行探索,网络上一些情色违法内容也就对其产生负面影响。“我们的教育落后于未成年人的探索行为,他们如果不被告知事情的危险性,就会认为这件事情很好玩,还能满足自己的一些利益。”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刘亚洲

编辑 杨珒 责编 官莉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