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红星观察|从大湾区到长三角,投资成都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时间: 2025-02-20 00:14:00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在雨水至万物生的时节

“共饮长江水”的城市之间

迎来一场充满生机的奔赴

投资成都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2月17日~21日,成都赴长三角地区重点城市开展“携手长三角 共享新机遇”投资促进系列活动。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辗转上海、杭州、苏州、合肥等城市,目标是集中开展投资促进活动、签约重大产业化项目,向着我国经济活力最充沛的地区之一,响亮打出“投资成都”的城市品牌。

今年以来,成都赴外招商行程密集、动作频频。1月刚开年,成都就抢抓成渝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常态化开行动卧列车机遇,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成都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促进一批意向项目加快签约、签约项目加快落地。蛇年春节后,成都再次果断出击,向着长三角地区发出合作信号,以资源互济互补,推动产业同频共振。

一系列的投资促进活动,串起长江上下游城市之间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以项目增量推动互促互惠、共赢发展

此次系列投资促进活动,涵盖“1+4+N”。

“1”即围绕“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参观考察上海联和投资、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脑虎科技、GE医疗等重点目标企业,促进中微半导体设备研发及生产基地暨西南总部项目签约。

“4”,即以“携手长三角 共享新机遇”为主题,市级层面围绕深化投资合作、新质生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场景发布、蓉品出川出海,开展“2025‘投资成都’(长三角)投资合作推介会”“2025‘蓉品出川出海’(上海)供需对接会”“2025‘成都⇌合肥’新质生产力企业恳谈会”“2025‘成都⇌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场景发布会”等“4”场专题活动。

“N”,即统筹各区(市)县分层分级赴南京等长三角重点城市,开展企业拜访对接、精准推介、项目路演、应用场景发布、投资政策发布等“N”场投资促进活动,进一步促进成都与长三角地区产业互动、要素流通、互促互惠。

既有市级部门联合招商,充分展现成都的产业优势和政策清单,又有区(市)县分层分级行动,各展所长、竞相发展,这一系列投资活动拿出系统“打法”,将分散的资源攥指成拳,形成招商合力。

细看成都参观考察的目标企业名单,不难看出这座城市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布局和期待。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刻蚀设备制造商之一,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头部企业,GE医疗是全球高端诊疗设备头部企业……这些企业既代表着前沿科技的发展方向,又是成都产业基础优势突出的领域。

两相交流,自然一拍即合,直接促成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的签约。据成都市投促局统计,系列活动共签约了68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488.3亿元,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多个重点产业。

活动现场,许多参会企业提到一个新的趋势,那就是东西的双向互济。

“现在有很多长三角的企业,都会选择在成都设立‘双总部’。”三意集团董事长、苏州建工七分公司董事长胥德云的一句话,谈到的是企业家们的共同感受。

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机遇利好集中释放,成都持续增强“三中心一基地”核心功能,产业、技术、人才、资本等优质资源要素在蓉聚集成势。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众多企业也将投资成都作为共同选择,将新技术、新业态等布局成都。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电池二期项目、犀重汽车成都基地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在成都拔节生长,为后继者“打样”,也给企业投资成都注入了更多信心和期待。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程中,成都与长三角地区共同做大蛋糕、做实项目增量,推动了两地的互促互惠、共赢发展。

做强城市品牌形象,全力抓项目促投资

今年1月刚开年,成都就抢抓成渝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常态化开行动卧列车机遇,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成都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促进一批意向项目加快签约、签约项目加快落地。蛇年春节后,成都再次果断出击,向着长三角地区发出合作信号,以资源互济互补,推动产业同频共振。

此次系列投资促进活动的现场,还出现了一家新挂牌的机构,即今年1月成立的成都招商中心。它的身影,对外释放了成都以招商引资来抓产业、促发展、谋未来的理念和思路。

现场,不难看到成都在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人才招商等新举措上下足了功夫。

“我们与成都的合作是比较广泛的。目前,我们正在加快成都研发基地的建设。”科大讯飞副总裁娄超化身“招商大使”,他表示,基于成都较好的创新氛围与良好的人才基础,科大讯飞在与成华区联合打造讯飞“成都智谷”,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汇聚更多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同时,科大讯飞位于蒲江的AI产业基地已正式投运,并迎来多组项目团队在那里进行短期的封闭式攻关研发。在娄超看来,成都不仅是全国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而且有丰富的人才、产业优势等基础,这样的产业生态是科大讯飞愿意在成都不断拓展战略版图的重要原因。

在东超科技创始人韩东成看来,成都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上具备显著优势。“成都有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天府绛溪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沿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支撑。”韩东成表示,“这种创新创造的城市气质,与东超科技非常契合,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手里拿着两株向日葵的合肥神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仁汉,一出场就吸引了不少目光。他手里的向日葵是经过基因编辑培育而成的“高亮度夜晚自发光植物”。“我们希望在成都能落地集研发展示销售为一体西南总部中心,将这项技术应用到成都的景点、城市绿道等场景中。”成都公园城市的形象,深深地刻在李仁汉的脑海里,他表示,如果能以公园城市为载体,在市政绿化园林景观中应用该项技术,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和实用性,也将为新技术提供应用场景,从而增强吸引企业的磁力。

在杭州举行的2025“成都⇌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场景发布会上,围绕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赛道,成都分别聚焦智慧装备、AI基础设施、智慧交通、智慧应急等场景,共发布187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超2000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超5600亿元。大屏上的机会信息一出,全场的手机都高高举起。“能够实实在在地给机会给市场,就是最真诚的招商方式。”一位在场企业家边拍照边感慨说。

亮产业优势、优营商环境、育人才厚土……此次系列投资促进活动上,向企业展示的是机遇无限的成都。

成都市投促局经济合作处处长王兆熙表示,成都市在春节后再启赴外招商的密集行程、频密动作,不仅展示了成都市全力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的决心和信心,也进一步提升了成都的城市品牌形象,增强了长三角地区企业对成都的投资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持续加强与重点城市群协同联动,狠抓意向项目签约、签约项目落地、落地项目开工,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王兆熙表示。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赵雨欣

编辑 陈怡西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