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蓝莓“肚脐眼”暗藏健康风险?要学会正确清洗和储存

时间: 2025-05-03 17:50:00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韩金序)“买回家的蓝莓没两天‘肚脐眼’就长白毛了!”“蓝莓到底要不要洗蒂头?”随着5月蓝莓大量上市,社交媒体上关于蓝莓保鲜的讨论持续升温。蓝莓应该如何清洗,有必要用棉签对蓝莓仔细擦拭吗?

某社交媒体平台,网友晒出用棉签擦拭蓝莓后的结果,棉签上满是污垢。

5月2日,北京电力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师崔军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蓝莓蒂处(俗称“肚脐眼”)部位因生理结构形成天然凹槽,易残留水分,且含有一定量的糖分,为霉菌孢子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冷链中断、包装破损导致的机械伤,以及家庭储存时未及时沥干水分,都会加速霉变。

不同外观蓝莓天然抗氧化力不同。崔军建议,优先选择颜色深、果蒂呈翡翠绿色、表面果粉均匀的果实,这类蓝莓天然抗氧化物质含量更高。透明包装盒底部若出现浅褐色渗液,即使果实表面无明显霉斑,也建议不要购买。散装蓝莓风险系数比预包装产品高,选购时可轻捏果实中部,新鲜蓝莓应呈现“回弹式”硬度。线上购买时,选择标注“0℃~4℃全程冷链”的产品,能降低霉菌滋生率。

“发现蓝莓表面有任何霉斑,都应彻底舍弃。”崔军强调,霉菌菌丝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实验显示毒素可渗透至霉变点周围3厘米的果肉组织,肉眼不可见的微观污染可能已存在。若不慎误食霉变蓝莓,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中毒症状时,应立即饮用温盐水催吐;免疫力低下人群,需密切观察48小时,必要时就医检查肝功能。

针对“清洗会导致营养流失”的顾虑,崔军建议,首先用弱碱性流水冲洗30秒,水流从果蒂向果身,带出凹槽内杂质,再用0.5%小苏打水溶液浸泡2分钟,降解农药残留。洗好的蓝莓最好现吃,如果当下吃不完,用无菌纱布轻拍吸干水分,避免残留水膜滋生微生物。

为延缓蓝莓霉变,崔军建议储存时做到“三防”:一防提前水洗,水分残留会加速微生物繁殖,正确做法是食用前再清洗;二防挤压破损,使用带透气孔的保鲜盒单层摆放,避免堆叠造成机械损伤;三防超期存放,0℃~5℃的冷藏环境中,蓝莓最佳食用期为5~7天,超过一周建议分装成小份冷冻,在-18℃条件下可保存3~6个月。解冻后的蓝莓口感虽稍软,只适合制作奶昔、烘焙或加入酸奶。

“消费者无需因霉菌风险对蓝莓望而却步,只要掌握科学的选购、清洗和储存方法,就能在享受蓝莓营养的同时,规避潜在风险。”此外,崔军提醒,蓝莓虽富含花青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但并非“万能保健品”,只把它当作一种还不错的水果食用即可。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