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健康地摊”摆出民生温度

时间: 2025-04-09 07:14:00

4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仕奇社区,联合开展“护佑健康在行动 志愿服务耀北疆”暨2025年世界卫生日“健康地摊”惠民行动,把咨询、科普等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别小看这微小的创新,当血压计代替了电子秤,当健康处方代替了商品价签,“健康地摊”体现医疗服务理念的转变,不仅打通了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让医疗惠民的温暖照进了百姓心里。

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来说,往往因为一些健康知识、用药注意事项不得不专程去一趟医院,经历挂号、排队、问诊等繁琐过程,既费时又费力。而社区卫生院资源有限,患者的需求有时很难得到满足。“健康地摊”的出现,让医生走出诊室、走进社区,用最直接、最接地气的方式为居民答疑解惑。量血压、测血糖、讲解用药知识,这些看似普通的服务,却实实在在解决了群众的日常健康困扰,将医疗服务从“坐堂问诊”变成了“上门服务”,是便民服务的生动实践。

“健康地摊”最大的特点在于沟通,既是“看病”也是“交心”,无形中拉近了医患关系。在这里,没有挂号、缴费的繁琐过程,没有排队候诊的焦虑等待,居民可以像拉家常一样与医生交流,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就医体验,更增强了群众对医疗体系的信任感,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注入了新动力。不仅如此,在“摆地摊”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仅提供诊疗服务,更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案例讲解等方式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比如,针对老年人高发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医生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饮食控制、运动建议;针对年轻人久坐、熬夜等问题,医生们科普颈椎保健、心理疏导的方法。这种“沉浸式”的健康科普,比简单发放宣传手册的形式更具感染力,更容易让居民将健康理念转化为日常行动。

当然,“健康地摊”要持续发挥作用,还需在制度化、常态化上下功夫。比如,建立定期巡诊机制,根据不同社区的需求调整服务内容;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志愿者等多方资源,形成服务合力;利用数字化手段,如开设线上健康咨询平台,让“健康地摊”延伸到网络空间。唯有如此,才能让“健康地摊”从临时摊位变成固定招牌,真正成为居民身边的健康守护者。

别小看这小小的地摊,不仅是医疗资源下沉的缩影,更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体现。当健康服务真正融入社区生活,当居民健康素养不断提升,我们离健康中国的目标也就更近了一步。期待这样的“健康地摊”能在更多社区生根发芽,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座城市医疗服务的温度与力量。


丨来源:青橙融媒(王英)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魏颖

丨审核:舒雨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