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技术破局 数字跃升 中国光大银行科技赋能向“实”聚力 向“新”而行

时间: 2025-04-02 10:42:00

近日,中国光大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光大银行紧跟国家政策方针,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推动业务全流程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与生态化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将自主创新的“安全底线”与普惠共享的“服务高线”深度融合,让科技力量为银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新活力。

创新驱动构建新生态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光大银行坚持金融科技领域前沿性研究和实践性探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2024年,组织推动跨总分行研究协作,发挥科技创新专题研究室效能,完成课题研究27个,金融科技条线申请知识产权近900项,其中提交专利56项。

当“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光大银行已率先打破“技术悬浮”,让AI深度融入金融服务的毛细血管。在风险防控前线,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精准画像,构建自动审批、智能风控的线上信贷模式,助力实现“足不出户、即刻融资”;在业务办公一线,持续开展基础平台建设与优化,AI中台累计接入近80个系统,服务39家总分行机构,落地近300个应用场景,RPA落地应用场景1200多个,累计节省人工超700人/年,以主动赋能重塑业务流程,让金融服务“轻装上阵”;在模型建设领域,制定《模型建设发展规划》,布局“决策式模型+生成式模型”综合应用的智能解决方案,上线大模型授信报告智能生成功能,2至5分钟即可完成95%的章节生成,切实帮助一线客户经理在尽职调查、风险识别、报告撰写等方面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数据流通激活新动能

在数据要素被列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当下,光大银行以“让数据创造更多财富”为使命开展全行数据资产管理工作,让数据不再是报表里的静态数字,而是流淌在金融服务链上的“高价值血液”。

2024年,光大银行完成金融“五篇大文章”等近500个数据标准的制定发布,牵头编制首个《银行业数据资产估值指南》团体标准,并结合国家政策与市场趋势,围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与企业数据价值实现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发布《公共数据资源场内交易模式研究报告》《企业数据资源价值与收益实现研究报告》。

通过采用自研的数据资产估值模型和自动化估值工具,结合各地数据要素支持政策,光大银行打造金融服务特色产品,如“贵数贷”“朝数融”“光数贷”“阳光数商贷”“数据资产管理服务”等,满足了企业用款需求,累计支持分行落地数据资产授信融资业务超亿元,为数据资产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提供了前瞻性理论和实践基础。

此外,光大银行还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数字化生产力工具的创新突破。通过融合AI大模型和BI分析能力,开发基于自然语言对话的智能分析工具——“问数”,以降低数据使用门槛、赋能一线丰富业务场景、优化用数体验为目标,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同时促进数据共享,为一线用户提供智能快捷的用数通道;上线分行经营分析画像报告,大幅提升办公自动化水平,实现从数据分析到产品化落地的完整链路;升级数据资产管理平台移动端“魔数”,充分发挥数据资产价值。

科技赋能塑造新体验

2024年,光大银行充分挖掘大数据、新技术价值,聚焦核心领域,进行运营模式创新、业务流程改造、服务能力升级、体验优化提升。在场景模式上,“物流通”“安居通”“薪悦通”“光大购精彩”等特色场景金融服务业务规模持续提升,强化场景综合经营能力,加强数字政府金融场景服务,新增数字政务场景项目30个,政务云缴费实现新突破;在用户体验上,2024年11月上线光大银行APP12.0版本,围绕数字财富、数字生活、数字养老和数字科技四大领域,提升客户全旅程服务体验,截至2024年末,手机银行注册用户近660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6.54%;在新技术应用上,坚持自主可控发展路线,打造绿色安全的数据中心,布局高效算力体系,强化全栈云平台建设,2024年全栈云算力增长超47%,支持全行“全资源”“全服务”“全业务”上云,让客户畅享云缴费、云支付、阳光普惠云等高效金融服务。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2024年,光大银行数据分析师、业务需求分析师、模型师、技术专家、架构师、科技经理、技业融合人才“七剑人才”数量较年初增长超50%,为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未来,光大银行将继续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数智化运营,深化数据资产管理和价值创造,充分发挥金融科技支撑、保障作用,赋能银行业务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