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幼小衔接

有关幼小衔接,困惑我们的X个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时间: 2024-01-24 18:07:27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是越来越多,我们的家长是越来越焦虑。

2018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焦虑的家长就更迷茫了。

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机构,一个以游戏为主,每天都自由自在;一个以学习为主,没有那么多时间玩,还要每天做作业。

如果幼小衔接没做好,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粗心大意,从而会出现学习跟不上,自信心受挫,产生厌学情绪等问题。

更何况,现在升学竞争这么激烈,就算我不上,别人也会上,最后吃亏的还是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关注和讨论,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又受“贩卖焦虑”的“毒鸡汤”影响,很容易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

“因为误区所以焦虑”,张园长一语点破家长焦虑的核心原因。

像网上那个5岁小朋友的简历,家长应该看到的是,小朋友的精英父母,虽然是他成长环境的一个先天优势,但更重要的,还是小朋友自己有学习兴趣。

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其实跟父母的“渗透式教育”是分不开的。

以识字教育为例,家长也可以把它带到日常生活中去渗透。当家长和孩子坐地铁时,家长可以教孩子认识地铁站的名字,告诉他认识地铁站名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从日常生活中提前渗透,孩子的识字兴趣是自然培养起来的一种自发行为,这样要比报一个什么衔接班要更有效。

孩子背得这么痛苦,是她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她可能很努力,但确实超出了他这个年龄所能承受的。

对孩子来说,死记硬背一个自己完全不理解的乘法表,是无比枯燥的,即便他背下来了,也只会让他对学习产生厌恶和排斥。

我们要给孩子培养的,一定不是厌学的情绪,而是一种基于兴趣的思考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孩子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和长久性。

再比如说,我们身处信息时代,孩子很喜欢玩一些电子产品,这些电子产品中有很多的学习类 APP, 也可以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去学习识字、拼音。

一个老师在教学生拼音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原因就是她把拼音当做一个个的小士兵,让小朋友以闯关的形式,去一一击破小士兵才能取得胜利。

这样一来,本身枯燥的拼音学习就变得非常有趣,因为有趣,学习也就有了兴趣。

“为什么要禁止“小学化”教育?”

关于幼小衔接,家长最担心的是,如果孩子不上幼小衔接班,就可能会跟不上小学老师的讲课进度。

其实家长的担心,是因为过度关注“小学化”教育,而忽视了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

比如说,孩子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中,如果热出汗了,马上就会有生活老师来给他擦背、垫汗巾等。但到了小学,这些原本是老师帮忙的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来完成。

这就要求孩子首先要具备自我服务意识。如果孩子在学校里连日常生活都无法自理,那如何能搞好学习?

孩子跟不上老师讲课进度,还有一个原因是做事情拖拉。解决孩子的拖拉问题,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比如说,小学后会有课间10分钟。如果孩子缺乏时间观念,那他可能会先去玩耍,而上课了却想起来厕所还没上。那你说是不是就会影响到学习?

但偏偏很多家长忙于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幼小衔接培训班,而忽略了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小学化”教育,对孩子一定是“弊”大于“利”的。

如果他提前学习了小学内容,等他上小学后,他会因为已经学过而在课堂上分心做别的事情,那专注力就会下降。因为已经学过,他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强,那时间一长,他可能就会变得骄傲自满。

“小学化”教育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他不可能把今后所有的课程都学完。所以进入小学后,还会面临“三年级现象”

就是说,当孩子到了三年级,会由于“小学化”教育养成的坏习惯,导致他缺乏三年级课程所需要的思维方式,而出现成绩滑坡。

“小学化”教育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成绩,还有身体的正常发育

比如说,孩子的身体还尚未完全发育好,肢体动作就不是很协调,这就决定了他不能很好地握笔书写,也不能长时间地坐在一个地方学习。那孩子就可能会出现驼背和近视

这也就是教育部禁止“小学化”教育的根本原因,所以做好幼小衔接,一定不能忽视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

“幼小衔接到底该怎么做?”

小学以学习为主,老师和学生的相处方式也从游戏变成了上课,幼小衔接是有必要的,但一定不是上幼小衔接班来接受“小学化”教育。

家长应该侧重于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比如:身体素质、习惯养成、思维模式等。

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户外运动是最有效的方式。

比如说,要求孩子在田字格里书写,一定不如孩子用小木棍或是小树枝玩沙子有趣。家长应当看到,玩沙子的过程,其实就锻炼了孩子的手部肌肉,这也是在为他将来学习握笔书写所做准备。

关于习惯养成,涉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节约意识、自我服务意识、时间观念、专注力、倾听能力、任务意识等等。具体怎么做,我们还是来举例子。

比如说,有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只是玩,什么也学不到。但实际上,家长却忽略了孩子在生活方面的学习。

孩子刚进幼儿园的时候,穿衣服、提裤子、系鞋带、拿杯子喝水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去做。进了幼儿园后,孩子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学习。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需要别人帮助也能完成,这就是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一个培养。

再比如说,孩子到学校后,文具掉了,家长就去买新的文具回来,看似解决了问题,但恰恰忽略了这是一个培养孩子节约意识和收纳整理意识的好机会。

孩子觉得,反正东西掉了,爸妈也会买新的。可如果以后贵重的东西掉了怎么办?培养节约意识,就要避免文具再丢失,最重要的就是先学会收纳整理。

为什么要收纳,一是方便自己下次使用,二是可以避免再弄丢。幼儿园老师教孩子整理书包,也正是在培养孩子们的收纳整理能力。

关于思维模式的培养,也是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比如说,一位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考试成绩就得了零分,这时候大多数的家长都会暴跳如雷。

那真实原因是什么呢,孩子可能会说,我想到了但不知道要写出来。因为以前在幼儿园和家里,你们都只是陪我读,而不是要求我写出来。

这就是思维模式的一个转变。

再比如说,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那我们就可以在孩子看完动画片以后,鼓励他把看完的内容复述出来,这样他在思考和复述过程中,就会构建起来他的思维模式。这对他将来写作文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家长要教给孩子的不一定非得是书本知识,而是给他一种学习方法,或是帮他构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做好幼小衔接,家长还应该注意什么?”

想要做好幼小衔接,家长的心态其实非常重要。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面临环境的改变,本身就需要家长去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让他对新坏境有一些期待,这样可以帮助他更好地去适应。

如果家长过度焦虑,那一定会在无形中把焦虑的情绪带给孩子。

家长给孩子传递的信息可能是,上了小学后会和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要做作业,要考试等等。

这样一来,家长的种种担心就转变为孩子的焦虑,那孩子可能会对小学生活有一种恐惧,甚至从心里边去排斥上小学。

所以说,家长的焦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关于如何缓解焦虑,家长可以调整心态,多和学校老师沟通,毕竟他们才是最专业的。

孩子刚进入小学,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一开始孩子学习跟不上也是正常的,和孩子多沟通,帮助他一起度过这段时间,情况就一定会好起来。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