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阶段的4大误区,你中了几个?

时间: 2024-01-23 10:08:00


大班的家长说不担心孩子上小学那是不可能的!毕竟现在小学一年级进度快任务重时间紧,和幼儿园的边玩边学完全不一样。


孩子上小学能不能适应小学生活?能不能跟上学习进度?会不会学得一塌糊涂?会不会照顾不好自己?


当担心升级成了焦虑,家长就开始各种为孩子操心和纠结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心焦的时候,更要保持平稳心态,认真慎重的对待幼小衔接。绕开一些误区,避免做无用功。


这里有在幼小衔接中,容易掉进的四大误区,给家长们提个醒。


误区一:幼小衔接只是老师的事

其实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家长千万不要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可以但甩手掌柜。


在《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就提出家长要“依法带娃”,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既不能缺位,当“甩手掌柜”、“丧偶式育儿”。


为了在幼小衔接时期能给予孩子有力的支持,成为他们勇敢向前的坚实后盾,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让孩子更加从容地进入小学。


可以从过来人那里获得相关的信息和经验教训等,比如:主动向家有小学生的亲朋好友咨询和请教,了解他们作为小学生家长的角色定位和心理感受,获得各类教育问题的处理经验等。


父母还孩子最好的老师,多给孩子一些陪伴,陪着他们看些相关绘本,多做一些亲子游戏,给孩子好的引导,他们才能更自信的面对幼到小的转变。

误区二:幼小衔接就是抢跑

幼儿园是禁止教学小学化的,但并不是禁止幼小衔接。很多家长对公办幼儿园的误会就是,公办幼儿园不会教孩子一点拼音,也不会教孩子学算术。


然后公办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后并不比上民办幼儿园很早开始学拼音的孩子学习差。哪怕一开始成绩不突出,但过不了两学期就能后来居上。


这是因为幼小衔接的重点不是知识的提前学习,而是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主动性的激发。引导孩子爱上学习,爱上思考,爱上提问,比提前多学几个拼音,认几个字,算几个数重要得多。


小学的三年级效应相信家长们都听说过,过早的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让孩子再次学习时得到的并不是巩固,而是面临厌学的情绪。孩子的想法不是我再听一遍记忆得更深,而是我听过了就不用听了。


而且如果能力匹配不上,而只单单提前学习拼音,可能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抢跑无异于揠苗助长。孩子以为掌握了,上一年级之后就松懈了,吃老本,甚至不听课,而能力又停摆,后续的学习就会越来越吃力。到了二三年级,学习难度加大,老本吃不了了,当孩子想认真听讲时却听不懂了。


所以幼小衔接,应该更专业更科学,符合学龄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全面提升孩子学习力和综合素养,为孩子夯实学习生涯第一步。


误区三:幼小衔接就是突击教育

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一段时间的突击训练,到了孩子快上小学了,才匆匆忙忙跟风给孩子“集训”,短短几天就要孩子掌握拼音,学会算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导致孩子“消化不良”,甚至于会厌恶学习,造成逆反心理。


父母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着孩子入学后在很多方面的表现。不正确的引导和强化训练会让孩子对小学生活产生恐惧心理。


建议是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要贯穿整个幼儿阶段,如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都可以提前给孩子做准备,提供引导和学习条件。

误区四:幼小衔接就是知识准备

不同于幼儿园的边玩边学,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成了主旋律,对学习能力、独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知识准备固然是重要的,但填鸭式灌输教学,孩子可能记得了那一时,却记不了一世,因为这是违背孩子身心健康和记忆规律的。


幼小衔接若只重视知识准备,家长不光会为此花费不少金钱和精力,另外更会打击孩子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幼小衔接比知识准备更重要的是心理准备、和生活准备。


>>心理准备

帮助孩子提前做好适应,学习场所、环境的改变。家长可以选择先带孩子到即将入读的学校参观,多做引导让孩子有积极心理准备,了解小学跟幼儿园的区别。


以便入学后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和环境的改变,让幼儿的心理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


>>生活准备

幼儿园的教育是“教养并重”,教育和养育同样重要,因此不仅有教学老师,还有保育员生活老师,“两教一保”三位老师照顾二三十个孩子。到了小学,一个班主任管四五十个孩子。虽说孩子年龄都大了都是六岁多了,但还是有不少孩子适应很差不是学习不好,而是不能生活独立


有的孩子不能独立上厕所,不能很好穿衣,不能有序进餐,在幼儿园老师会帮助,但在小学这些做不好老师只会让家长带回家教好了再来。因此家长在家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做好入学前的生活能力准备,收拾书包、做家务、整理衣物等等


家长可不要“嫌弃”孩子做不好,给孩子空间和自由,放手让孩子做,做得好都是从做不好过来的。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