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要怎么做呢?
先说结论,要做!
小学的学习和幼儿园是完全不一样的,幼儿园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能够坐下来玩耍,锻炼各种感知觉,很少涉及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可是到了小学,小朋友们就要面临巨大的变化,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也是一堂课时间的大幅延长。
如果没有为这样的变化做些准备,孩子很可能会无法适应。短时间的不适应,无法跟上学校的节奏,本身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但是由于这种不适应而产生的挫败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热情,严重的话甚至会让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说起幼小衔接,大家脑海中出现的,大概是辅导班的大量广告,各类辅导班都摩拳擦掌准备了各种课程来让孩子们提前学习小学知识。
但这真的是合适的幼小衔接方法吗?虽说近日新政严令禁止各种学科类课外辅导,但这种对知识进行提前学习的衔接模式,依然是主流。
事实上,这种衔接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在上学之前就提前学习了相关知识,那他在进入小学的课堂时,就会毫无新鲜感。孩子发现课上讲的东西都学过,不必认真听也都会了,那孩子上课时就没必要集中注意力了。跑神多了,也就习惯成自然了。待到课上真的开始教授没有学过的新知识时,孩子也很难再集中注意力了。
◆ ◆ ◆ ◆
所以什么才是做幼小衔接的正确姿势呢?
首先,是技能的准备。
小学的学习相比于幼儿园时多了许多技能的要求。比如想把字写好,运笔的技能很重要。技能并非一朝一夕可以造就的,对于技能,可以进行提前准备。比如为了练习运笔技能,可以让孩子玩一玩简笔画、连线图等,让孩子提前熟悉握笔姿势。
其次,是习惯的准备。
好的习惯会让孩子之后的学习更加轻松。在我看来,重要的学习习惯包括: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和阅读的习惯。
进入小学之后,学习的时长、知识量、作业量都较幼儿园时大幅增长,所以孩子需要更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关于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应该注意的事,我在之前的文章(快来看看,你是不是正在摧毁孩子的专注力?)中写过。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陪孩子玩一些需要专注的游戏,比如拼图、积木。也可以通过给孩子讲绘本、说故事,来让孩子坐得住。
而阅读的习惯,主要来自于绘本的阅读。六岁以前的孩子主要是被动阅读,而这正是孩子建立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如今许多家庭都意识到了绘本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培养孩子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却让很多家长都犯了难。
最常听到的抱怨就是“家长不会讲,孩子不爱听”。关于绘本阅读的术,我会在之后专门写一篇文章聊聊。关于绘本阅读的道,其实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以孩子为主导。充分地把主导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来决定读什么,让孩子来主导怎么读。绘本阅读要结合实际,让孩子有充分的参与感。
在早期绘本阅读这件事上,让孩子对绘本阅读产生兴趣比读了什么绘本要重要得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心态的准备。不只是孩子,父母也要在心态上做好准备。
孩子要做的准备是什么呢?是对学校和学习的爱,还有对自己的学习任务的责任感。孩子都是需要新鲜感的,他们天然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我们基于这份天性,积极引导,孩子们自然会对学校这个能够让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的地方产生好感。
至于责任感,那是可以在家庭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的。孩子在2-3岁时会有强烈的帮大人做事的愿望,我们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对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参与感可以逐渐让孩子产生责任感。
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如果小朋友答应帮忙擦桌子,但没有擦干净或忘了擦,你应该做的是提醒孩子,然后等他擦完再开饭,而不是帮他擦。晚点吃饭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件小事,可以让孩子明白他工作的重要性,可以让孩子理解到责任感的意义。这份对于家庭的责任感会迁移到其它事物上,让孩子明白他需要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负责。所以,他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除了孩子的心态,父母也要做些心态上的准备。你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对孩子的期许。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第一,但班里只有一个第一。幼儿园时被各种夸赞的多才多艺、乖巧懂事,在上了小学之后就统统要给学习成绩让路。不止孩子,大人心里也难免有落差。
你会如何解读这份落差?是否会因为落差生出焦虑?如何缓解这份焦虑?如何和焦虑相伴着去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这都是父母应该思考的问题。
你只有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自己和解,才能与孩子和解,帮助孩子调整他的心态。
另外,虽然我并不赞成在幼小衔接这件阶段过分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但也并非完全不能有。如果你或者你的孩子是比较容易陷入焦虑或习得性无助的类型,那不妨让孩子提前学习一点,这种“我已经会了”的感受会让孩子产生一些心理优势,也许会让孩子对“我能学好”这件事更有信心。不过,这种提前学习可以用一些更为轻松的方式进行。不是进入辅导班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而是结合日常生活,以游戏之类的方式碎片化地把知识传递给孩子。比如,当孩子对绘本中的汉字产生兴趣时,适时教给孩子几个汉字;比如,配合着日常的购物,让孩子学习一些加减法的计算;比如,玩一些拼音字母识别的小游戏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孩子提前接受一些知识的学习,让他们不至于在刚进入小学时面对全新的知识体系太过于无措。并且,通过这些方法学到的知识是碎片化的,孩子不会觉得课堂上的知识都是已经学过的,反而会觉得通过老师的讲解,让自己原本了解的零碎的知识点连成了串,是一种全新的、有趣的体验。最重要的是,寓教于乐,可以充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谓“幼小衔接”,重要的是一个“衔”字,是让孩子的身心为小学的教育做好准备,而绝非用“幼小衔接”去替代小学教育本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自身的发展阶段,让孩子做好准备的同时也能完全拥有这个阶段应该拥有的快乐童年。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