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长度是从哪里开始测(小学数学原理:测量的概念)

时间: 2024-10-19 09:15:38

数量概念高度抽象

数量的概念比较抽象,抽象掉了果子的大小、颜色、轻重,只有个数的概念。

实际生活中,往往需要这些特性,要对这些特性进行测量,所以衍生出下列测量的概念。

长度测量从比较开始

1、一开始是用实物进行比较

2、演进后用基础长度进行测量 长度是一个连续量,有了基础长度,就可以用已经发明的离散的数字符号,来表示长度了。

离散的数字+基础长度 => 连续的长度

存在一个问题: 不是所有的长度,都恰好是多少个基础长度,这时该怎么办?

3、再演进,创造小基础长度和大基础长度

1基础长度=10小基础长度

方便+精准

35小基础长度=3基础长度+5小基础长度

1大基础长度=10基础长度

厘米×10->分米×10->米×1000->千米

3、接着演进,基础长度从不统一到统一 1977年,中国签署米制公约。 国际米原器,巴黎国际计量局总部。 中国还在用:码(鞋),寸(电视),尺(腰围)

面积测量从小方块开始

1、一开始,面积比较从数小方块多少开始

2、演进方法,基础面积,标准方块:平方 平面的方块

单位换算图示

时间的测量

1、古代的时间 模糊的时间: 须臾、稍顷、一袋烟的工夫、一顿饭的工夫、一盏茶的工夫、日上三竿

相对精准时间: 一炷香的时间,焚香计时,铜壶滴漏

2、基准时间单位 日:全世界的标准

把连续的时间,通过日,分成离散的数,就可以数

日的单位,在很多场景下,还不是足够精确 还需要更小的时间单位,能等分成10份吗?

按照月亮变化:从最冷的一天,到第二年最冷的一天

这个类似钟表盘,于是钟表是12进制

中国:把一天分为12份(时辰) 西方:把一天分为24分(小时) 1个时辰=2个小时

观察后的结果:月<----->日,大概30天,但是不标准。

古人到小时,精度比较可以了 现代要更精确的小单位,不是以12为单位了,而是以60

小结和练习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