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估审核扎紧涉企收费政策法治篱笆
万周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完善了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工作机制,对新出台涉企收费政策严格评估审核,有助于保证新增量涉企收费政策的合法性、公平性。
涉企收费既关乎企业的切身利益和发展信心,更关乎良好营商环境的打造。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相关部门在放管服改革过程中,不断规范涉企收费监管,不少违法违规收费项目被取消,涉企收费秩序明显好转,收费项目逐步减少,收费行为更加规范,有力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进一步推动了营商环境的优化。
但要看到,涉企违规收费问题具有复杂性、反复性,当前一些领域和地区违规收费行为仍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新收费政策无约束地随意出台,更是给规范涉企收费的监管带来了新挑战。在此语境下,《指导意见》对涉企收费政策出台建立事前评估审核机制,彰显了治理涉企收费的法治思维,显然有助于从源头给涉企收费扎紧法治的篱笆。
在本质上,涉企收费是政府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对于这种博弈,相关政策必须合理合法,才能让企业在服从政府监管与不加重负担之间寻求到平衡点。回首过往不少地方和一些领域出台的涉企收费政策,之所以成为加重企业负担的“枷锁”,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政策出台前没经过严格评估审核,致使其出台后因缺乏科学合理性而“水土不服”,让企业背上了沉重包袱。
因此,不让涉企收费政策加重企业负担,就应坚持在法治思维的指导下,在其出台前进行严格评估和审核。这既是涉企收费政策的内在逻辑要求,也是优化营商环境、依法监管涉企收费的必然抉择。如此才能为企业打造出最科学合理合法的收费政策体系,从源头上避免涉企收费政策的先天不足,让其在扎紧的法治篱笆中没有窜出“笼子”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对涉企收费政策出台严格评估审核,重要意义不只在于保障涉企收费政策决策的科学合理合法性,更在于此举有助于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现实中,一些企业在面对不合理的违法违规收费项目时,往往下意识地通过一些潜规则运作,尽量将违法违规收费政策增加的负担降到最低。如此不仅严重影响收费政策的权威,造成不正当竞争,也给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添堵。鉴于此,只有事前对涉企收费政策严格评估审核,将其规范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才能让其成为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共同遵循,让企业为规避不合理负担的潜规则失却滋生土壤,确保亲清型政商关系的构建照进现实。
治理违法违规涉企收费,重在“抓前端、治未病”。此次印发的《指导意见》对新增量涉企收费政策建立严格评估审核制度,体现了从源头扎紧涉企收费政策法治篱笆的治理思维。相关部门应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执着,不折不扣地让其落地生根,促其在实践中充分释放出减轻企业负担、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满满正能量。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