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出手!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早盘领涨
3月31日财政部发布消息:财政部将发行2025年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消息发布后,周一早盘,银行板块领跑大盘,涨幅超1%。其中,建设银行领涨,最高涨幅达3.52%。
净利润全部同比正增长
行净息差持续收窄
那么目前国有大行的经营状况如何呢?3月28日晚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发布2024年经营业绩,六大国有银行年报全部亮相。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六大行总资产合计199.68万亿元,较上年末的185.11万亿元增长7.87%,不良率保持低位,资本充足率向上改善。同时,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归母净利润全部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农业银行2024年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2820.83亿元,同比增长4.7%,位居首位。
与目前行业整体趋势一致,六大行净息差持续收窄。2024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42%、1.42%、1.40%、1.51%、1.27%、1.87%。
不良贷款率均保持低位
风险缓冲能力增强
从资产质量看,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保持低位。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4%、1.30%、1.25%、1.34%、1.31%、0.90%;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14.91%、299.61%、200.60%、233.60%、201.94%、286.15%。在风险管控方面,持续提升“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六大行资本充足率均实现提升,增强了风险缓冲能力。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9.39%,农业银行从上年末的17.14%攀升至18.19%,中国银行提升至18.76%、建设银行提升至19.69%、邮储银行提升至14.44%、交通银行提升至16.02%。
在31日的新闻中,财政部也认为:当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稳健,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计提充足,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
5000亿元特别国债
巩固提升银行稳健经营能力
近年来,国有大行一直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在支持大基建、科技创新等方面信贷规模增长较快,会消耗大量资本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规定,核心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累计其他综合收益、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并要求“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
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简单来说,就是银行手里的“保命钱”(资本)占它所承担风险的资产(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
财政部指出,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相关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促进银行高质量发展,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和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有利于银行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为国民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撑。
(大众新闻记者 徐佳)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