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出口快速增长,俄港口建设滞后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俄罗斯能源项目咨询公司Implementa研究报告预测,俄罗斯化学工业稳步扩张,到2030年化肥产量有望增长近1/3,即从目前的6000万吨增至7800万吨。产量快速增长不仅得益于大投资项目的实施,还与全球需求增长有关,尤其是拉美和南亚国家需求增长。
伏尔加格勒州,员工在EuroChem VolgaKaliy工厂成品(氯化钾)的仓库里工作。该工厂是俄罗斯世界级矿产和化学品生产基地,生产钾矿物或化学肥料。
钾肥产量预计增长50%
Implementa分析师估计,钾肥将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预计产量增长50%。氮肥也将做出显著贡献,预计增长30%。此外,如果已宣布的所有项目顺利实施,包括尚处于早期规划阶段的项目,俄罗斯化肥产量可能额外增加800万—1200万吨/年,其中主要是尿素。然而,产能发展也伴随着重大挑战,因为一些新厂此前从未涉足化肥生产。对这些新的市场参与者来说,确保必要出口基础设施尤为重要,包括将产品运往俄罗斯仍保持显著竞争优势的市场。
2024年,俄罗斯化肥占波兰市场的一半以上。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俄罗斯对波兰化肥出口增长1.1倍,达到创纪录的130万吨;出口额增长90%,达到4.223亿欧元,同样创下纪录。波兰国内化肥产量下降是关键因素:由于能源价格上涨,2023年波兰复合肥产量下降超过25%,氮肥产量下降57%。结果俄罗斯在波兰化肥进口总量中的比例达到54.7%,超过2012—2021年平均水平(53%)。
化肥主要经波罗的海港口出海
“自由金融环球”公司分析师切尔诺夫说:“俄罗斯化肥需求增长,主要受益者是弗萨格罗公司和阿克隆公司。弗萨格罗是化肥行业热门公司,股价过去4个月上涨43%。”Implemeta公司董事总经理阿基申说,目前俄罗斯化肥主要经波罗的海港口出口,这些港口约占所有化学品出口的84%。凭借发达的基础设施和靠近欧洲及亚洲市场的地理便利,波罗的海仍是最便捷的物流通道。
未来几年,俄罗斯波罗的海港口吞吐能力计划增加2000万吨/年,所有西部港口的吞吐能力计划增加3000万吨/年。
然而,该方向运力现在就已明显不足,迫使部分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生产商寻找替代路线,如经铁路或波罗的海的集装箱码头,用集装箱运往中国。专家预计,即使按计划扩大专用基础设施,不考虑用于高峰期的储备运力,波罗的海港口运力缺口仍可能达到600万吨/年。发展不力情况下,2030年换装需求与港口实际运力的缺口可能扩大至2200万吨。
面对波罗的海港口超负荷的情况,专家认为发展替代路线具有良好前景,如亚速海—黑海路线。目前该方向换装能力约为700万吨/年,预计到2030年能维持基础设施平衡。然而,出口向南方大量转移,就必须对现有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并建设新码头。由于亚洲市场化肥消费增长及俄罗斯中南部地区化肥厂数量增加,这一情况变得尤为现实。专家认为,制定合理的物流基建政策,南方港口未来可以在保障俄罗斯化肥稳定出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港口基建规划工作中,白俄罗斯化肥出口带来额外的复杂性。目前大部分白俄罗斯化肥经俄罗斯港口出口,但自然垄断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萨夫丘克认为,一旦制裁压力减轻,白俄罗斯可能快速将其出口转向更靠近本国的波罗的海国家。这一情况将改变俄罗斯港口需求平衡,释放部分运力,但同时对国内生产商物流链稳定构成新挑战。
俄化肥行业将稳步增长
俄气银行经济预测中心专家也认为,俄罗斯化肥行业将稳步增长,到2030年产量将增加1200万吨,出口增加700万—800万吨。对多数俄罗斯生产商来说,经波罗的海传统物流线路成本和距离上仍是最佳选择。
但市场多元化条件下,尤其由于亚洲需求增长,南向和东向路线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加。这需要在发展港口码头和改造铁路基础设施之间做出认真协调。没有政府与企业协调一致的战略,产能增长可能超过物流能力,导致国家出口能力受限。
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