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从巴拿马金奖到“消博会”:茅台的文化出海“三重奏”

时间: 2025-04-17 20:46:00

四月的海南,椰风海韵中涌动着开放的热潮。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的4100余个品牌齐聚“椰城”,共襄消费盛举。在这场汇聚世界目光的国际舞台上,茅台作为消博会的“老朋友”,再次以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惊艳亮相。

走进海南国际会展中心,茅台元素随处可见。在登陆厅,茅台以赤水河蜿蜒之姿为灵感源点,取传统花窗的框景智慧重构空间语法,将茅台LOGO化作动态图腾于光影中翩然旋舞,整个空间通过“带”的流动、“窗”的框景,构建起多维度的茅台文化感知体系。

茅台展厅则将中华非遗文化作为创作逻辑,以轩窗承载“中国茅台,香飘世界”的设计概念,用苗族剪纸展示“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企业价值观。取东方园林“轩窗借景”的哲学智慧为空间叙事原点,打造“一步一境”的沉浸式观展体验,轩窗既是对话世界、沟通内外的通道,亦是世界观察东方的诗意取景框。苗族剪纸将“顺天敬人”的酿造哲学化作层叠递进的剪影装置,光影交错间映现出“明理厚德”的精神图谱,在虚实相生的空间韵律中完成传统工艺美学的当代转译。

如果说传统文化和酿造工艺展现了茅台的“根”与“魂”,那么茅台展厅的品鉴区则彰显了品牌的“变”与“通”。贵州茅台酒(笙乐飞天)、生肖酒、陈年酒等核心产品悉数亮相,茅台酒股份公司、酱香酒公司、赖茅酒公司、保健酒业公司、葡萄酒公司、生态农业公司等子公司产品也集中展示。品鉴区内,还有专业品饮师引导嘉宾通过“品鉴四式”感受茅台各系列酒的独特魅力。

“太香了。”现场一位观展商闻到茅台酒后,不禁感叹,“我们今天才知道,茅台还有这么多优秀的产品,喝起来味道真不错,可以买点在聚会中和朋友一起品尝。”来自山西的张女士说道。

茅台是中国的茅台、民族的茅台、世界的茅台。消博会开幕当天,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出席了第五届全球消费创新暨免税与旅游零售交流活动。他在演讲中表示,茅台的“飞天”商标,源自敦煌壁画的飞天形象,是多元文明和文化的交融,茅台百年“出海”征程,刻画的正是“一个民族品牌的飞天梦想”:1862年,一位名叫华联辉的孝子,为圆祖母想喝美酒的心愿,在赤水河畔创建“成义烧坊”,是茅台第一家有“商号注册”的酿酒烧坊,也是茅台的前身;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质”夺金奖,成就了茅台“一掷成名”的传奇佳话;1953年,新中国建设急需外汇,茅台肩负使命走出国门,“飞轮牌”(后来的飞天牌)茅台酒也首次销往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之后,茅台主动探索“代销制”和“合作经营制”,于1993年开启自营出口模式。如今,茅台沿着“一带一路”,全面加速国际化进程,产品销往全球五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无数“世界茅友”。

茅台没有简单迎合西方审美,而是以自信的姿态重构全球相关消费领域语境——用光影讲述中国工匠精神,用酒体承载东方酿造智慧。这种表达既保持了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又具备了与世界对话的开放性,为中国品牌全球化提供了宝贵启示。

消博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茅台这样的民族品牌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国际舞台。从1862年"成义烧坊"的创立,到如今产品销往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从1953年首批"飞轮牌"茅台酒出口东南亚,到如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结"茅友",茅台的国际化历程正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缩影。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茅台借助消博会平台展现的不仅是产品实力,更是一种文化自信和发展智慧。当全球消费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时,茅台以酒为媒,搭建起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的桥梁,其意义已超越商业本身。茅台所呈现的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坚守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或许正是中国品牌在全球化的今天最需要领悟的发展哲学。


消博会上,茅台展厅继续迎接着八方来客。在这里,参观者可以通过"小茅好运"互动游戏了解茅台工艺,在品鉴区体验"品饮四式"的东方礼仪,还能欣赏到苗族剪纸艺术演绎的"顺天敬人"企业哲学。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主题:茅台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将中华民族的酿酒智慧转化为世界语言,让全球消费者在杯盏之间,感受中国制造的匠心与中国文化的魅力。


从赤水河畔到南海之滨,从传统酿造到数字科技,茅台在消博会上的精彩呈现,展现了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新路径——以品质为根基,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新为动力,在尊重差异中寻求共鸣,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共赢。当茅台酒香飘荡在海南的夜空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更是一个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文化自信与时代担当。


———— 特别策划 ————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