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600万激励!四川将加快建设这类产业园区
今年,“农业新质生产力”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对于正从农业大省奋力迈向农业强省的四川而言,如何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生产?
日前
《四川省加快推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建设发展工作指引》印发
(以下简称《指引》)
布局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以下简称“省级农高区”)
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指引》提出了两个阶段的目标:
到2027年,建设3—5家省级农高区,全省农高区主导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集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超过400家,推动省级农高区成为我省引育农业创新主体、集聚农业创新资源、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
到2030年,建设8—10家省级农高区,全省农高区主导产业产值超过500亿元,集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800家,推动省级农高区成为全省乃至西南地区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01细化任务“指标”
主导产业产值须在50亿元以上
《指引》也从四个方面明确了省级农高区建设发展的重点任务。
从培育创新主体来看,《指引》在阶段性目标的框架下,进一步细化指标,每家省级农高区集聚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少于4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少于40家,此外,还提出要培育1—2家链主企业,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引领园内企业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至1.0%。
《指引》还提出,园区所在地政府将遴选确定1—2个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政策、用地、资金等保障上给予特殊支持。同样,也明确规定,每家省级农高区须实现主导产业产值50亿元以上,农业和涉农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须达到10亿元以上。
此外,在平台搭建和服务提供等方面,《指引》也有细致的规定和要求,如,每家省级农高区要有2家以上省市级以上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基地、载体落地,并引育100名既懂科研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02四个申报条件
辐射带动区原则上不低于50平方公里
省级农高区的建设主体原则上为县(市、区)政府,申建对象主要为完成验收/通过评定且还在建设序列中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以及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特色农业园区。
那么,申报建设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一是有规划计划。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对照建设目标明确主要任务、总体安排,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年度计划。
二是有建设用地。核心区面积5—10平方公里,完成“七通一平”建设,科研、产业等建设用地面积占核心区面积比例不低于20%。辐射带动区原则上不低于50平方公里。
三是有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不超过2个)产值不低于20亿元,产出数量、质量走在全省前列,其中农业及涉农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集聚不少于1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少于2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四是有良好生态。建立有适宜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与高校、科研院所、链主企业签定有合作协议,具备积聚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基础条件。
完成申报后,科技厅将会同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申建对象进行考察、评审,研提拟批准园区名单,最终,经公示后正式认定。
03激励措施将区分梯度
“优秀园区”每年支持600万元
针对省级农高区,有啥激励措施?
从具体政策上看,《指引》明确,将在园区推广实施科技企业“创新积分制”,鼓励银行、投资机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为相关企业开展“积分投”“积分贷”等科技金融服务。同时,将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与农业和涉农成果转化规律相适应的低利率、长周期科技信贷产品。
从项目支持上看,将对省级农高区在批准后的3年建设期和验收后的3年发展期内,进行每年考评,并且有“奖”有“惩”。
具体而言,考评结果将分为优秀、达标和不达标。
通过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对考评达标的园区每年每个给予500万元资金支持,优秀的园区当年每个上浮20%给予600万元资金支持。
对考评不达标(验收不通过)的园区,将暂停支持,若次年仍不达标,将不再纳入省级农高区序列。
此外,《指引》还将对验收优秀的省级农高区,优先推荐其园内创新主体申报建设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
(来源:四川发布)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