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烟田到菌棒,卢氏念好产业“特色经”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 高长军
烟田育锦绣,乡村美如画。仲夏时节,走进卢氏县东明镇河西村,蓝天白云下的层层烟田一望无际,长势喜人的烟叶碧绿茁壮,一片片镶嵌在村庄间、田坎上,同劳作田间的烟农一起,绘制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卢氏县东明镇河西村千亩烟叶长势喜人。高长军/摄
“10年来我一直种烤烟,从开始的不足10亩扩大到现在的40多亩,年收入增加到20多万元,净收入超过了10万元。”7月10日清晨,在自己的烟田里除草的烟农高跟栓笑着说,“依靠种烟,我翻盖了家里的3间平房,在城了买了商品房,还供了2个孩子上学。今年烟苗移栽后虽然连续天旱,但在县烟草公司、镇村的帮助下,我给烟田浇了三次水。现在经过几场夏雨后的烟苗碧绿茁壮,希望有个好收成。”
目前,卢氏县13个乡镇4000余户烟农共种植烟叶12万亩,户均面积30亩。经过土地流转、荒山复垦、良种优育、规范种植、科学烘烤等示范带动、技术指导,涌现出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大户,烟叶产业聚变为群众稳定增收致富的一大主导产业。
烟农在烟田除草。高长军/摄
产业振兴,重在念好“特色”经。卢氏县充分挖掘土地、生态和区位优势,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培育具有市场潜力和地方特色的高效农业,为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按照粮烟菌果药等农业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大力培育,形成亮点特色,聚链成群。“我们通过党建引领,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社、非公企业,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东明镇充分发挥城乡接合部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蔬菜、中药材基地、百果园、养殖场等产业,所产的菌棒、蔬菜、水果、禽蛋等除了满足卢氏城区供应外,还线上线下销往大城市。通过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全镇年产成品、半成品菌棒3000万菌棒。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和群众积极性,大力发展连翘、蜂蜜、核桃、养鸡等特色种产业,有效激活了农村经济。”东明镇党委负责人说。
“近年来,卢氏县依托生态、土地资源和优势,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优‘果烟菌药’主导产业,推动特色产业提质扩容增收,受益人群5.2万余户16.2万余人。”卢氏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强县富民为目标,着力建设“烟叶示范基地、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高效农业果品基地、连翘等中药材种植基地”等四大区域,以打造特色产业、和美乡村为载体,以做特农业、做强商贸、做优康养、做活节会为路径,在“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上走在前、做示范,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