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血战瓦桥》在河北梆子剧场首演

时间: 2025-07-23 09:10:00

7月18日晚,河北梆子小戏曲《血战瓦桥》在河北梆子剧场首演。图为演出现场。 徐畅摄

河北日报讯(徐畅、田恬)7月18日晚,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小型剧(节)目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河北梆子小戏曲《血战瓦桥》首演暨河北梆子折子戏专场在河北梆子剧场上演。《血战瓦桥》与经典剧目《三娘教子》《吴汉杀妻》以强大的演员阵容、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抑扬顿挫的声腔,为观众呈现了河北梆子的独特魅力。

演出由经典剧目《三娘教子》拉开序幕,该剧讲述了三娘王春娥与老仆薛保含辛茹苦抚养幼子倚哥的故事。当唱至“春娥女好一似失群孤雁,老薛保他已是风烛残霜,小倚哥正年幼须待抚养”时,青年演员王萍饰演的三娘掩面而泣,声如杜鹃啼血,细腻的表演与动人的唱腔塑造出一位坚韧智慧的母亲形象。《吴汉杀妻》以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为背景,展现了潼关守将吴汉在忠孝与情义间的艰难抉择。剧中,丁云飞饰演的吴汉持剑时颤抖的双手,与赵月娟饰演的妻子王玉莲自刎前的凄美唱腔形成强烈戏剧张力,将“舍小爱成大义”的悲壮主题推向高潮。王玉莲倒地的瞬间,梆子胡琴骤歇,强烈的震撼感席卷全场,观众席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作为当晚演出的重头戏,《血战瓦桥》的精彩演绎引得现场叫好声不断。该剧取材自2022年创排的新编历史剧《瓦桥关》,由梅花奖得主郝士超饰演杨延昭,梅花奖得主邱瑞德、孙娜分别饰演宋真宗和柴郡主,以公元999年杨延昭镇守瓦桥关、抗击辽兵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35分钟高密度的戏剧冲突,塑造了杨延昭足智多谋、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既再现了烽火硝烟的历史,更传递出中华民族忠勇报国、视死如归的精神气节与不屈不挠的民族风骨。

舞台上,郝士超以矫健的身手与铿锵的唱腔精准展现了角色的智勇与风骨。只见他手持长枪,身姿挺拔,靠旗翻飞间尽显武将威仪,其苍劲高亢的唱腔、丝丝入扣的表演和行云流水的武打动作,赢得满堂喝彩。尤其在展现杨延昭大战辽军的高潮段落,随着锣鼓点越来越急促,群荡子、大枪花等精彩武打动作轮番呈现,激烈惊险的场面,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演出结束后,不少戏迷赞叹:“武戏惊险震撼,看得热血沸腾”“郝士超把杨六郎的智勇演活了”……观众李振海意犹未尽地说:“郝士超演得太棒了,唱腔高亢入云,武打干净利落,尤其是大战辽军那段,枪花耍得让人眼花缭乱,把杨延昭的忠勇和威风演活了!”

据介绍,《血战瓦桥》是河北梆子文武兼备、唱念俱全风格的典范之作,在艺术呈现上该剧充分发挥河北梆子“文武带打、动静结合”的特色,武打设计突出“新、奇、险、绝”,高难度组合对打轮番上演,配合高亢激昂的唱腔,形成强烈的视听冲击。此次《血战瓦桥》的成功首演,标志着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小型剧(节)目资助项目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该剧不仅是对雄安新区历史底蕴的艺术挖掘,更是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以精品力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