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点燃一体机 落地仍需应对三大挑战丨算力网风云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DeepSeek带来的AI算力产业链变革仍在演进中。
除了催化应用的创新,DeepSeek更是推动了一体机产品的密集发布,已经吸引了服务器、云服务、应用开发、大模型技术供应商等多方参与,甚至于有华强北商家“手搓”出了DeepSeek一体机。
根据IDC统计,市场上已有接近百家厂商推出AI一体机产品。新的名单还在增加,产品更新也在继续。
就在3月26日,在中国信通院组织的首轮可信AI大模型一体机性能专项评估中,百度千帆大模型一体机顺利完成了可信AI大模型一体机性能评估,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可信AI大模型一体机性能评估的企业。
目前来看,DeepSeek一体机主打“开箱即用”,尤其针对看重数据隐私、需要本地部署大模型的政企用户,包括医院、政府、高校乃至银行等。有AI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有了一体机部署DeepSeek后,数据就会在公司内部存储流转,同时还能提升效率,这一点很有吸引力。
这一台专为AI大模型应用和部署而设计的集成计算设备,通常包含CPU/GPU等算力组合、存储器、操作系统、AI平台软件及各类模型算法、推理服务等软硬组件。因此,也有从业人员戏称一体机本质上是硬件大杂烩,涵盖“标准服务器 + DeepSeek 模型 + 简单调优”的三件套。
尽管如此,DeepSeek一体机的前景普遍被市场看好。
根据浙商证券测算,预期DeepSeek快速部署需求有望带动一体机需求增长,2025年到2027年一体机需求量将分别将达到15、39、72万台,对应市场空间1236、2937、5208亿元。
事实上,在DeepSeek爆火之前,就有厂家推出了内置大模型的一体机,但彼时一体机始终并不是用户的主流选择,因而市场反响平平。究其原因,大模型对算力的要求很高,大多倚仗大型的云端算力集群,而不会选择一体机。
更为重要的是,大模型只是少数人的专属游戏,多数国内厂商售卖的是搭载闭源模型的一体机,模型的升级和迭代都掌握在厂商手中,用户更像是为了大模型及大模型厂商后续服务而购买的一体机。
如今,一体机的突然爆火,关键在于DeepSeek带来的成本下降和效率优化。
DeepSeek的出现,市场有了好用的开源模型,大模型的使用门槛进一步降低,一体机能够实现软硬件解耦。厂商可以专注于售卖硬件,只需做好本地的调优工作即可,甚至用户都可以自行DIY,借助此举也让原先不具备大模型迭代能力的厂商有了入局的机会。
由于内置的处理器有区别,目前大模型一体机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适配DeepSeek标准版(蒸馏版,32B或70B),一个则是适配DeepSeek满血版(671B),并以此为基础适配不同行业场景。
目前市场上的DeepSeek主要产品形态包含训推一体机、推理一体机等,后者比前者多了大模型后训练功能。市面上多数训推一体机号称“开箱即用”,支持完整的AI模型开发流程(含训练和推理部署)。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DeepSeek大模型一体机让原本动辄上千万的大模型项目,高端一体机门槛已经拉低到上百万元,入门款已降至十万元以内。
截至目前,市场上已有接近百家厂商推出AI一体机产品。这些企业包括传统数据中心设备厂商,如联想、新华三、浪潮信息、华为、深信服和中兴通讯等;也包括了算力服务提供商,包括三大运营商、百度、京东等。
此外,中科曙光、联想集团、新致软件、云天励飞等公司,选择以海光、沐曦、DeepEdge10等国产芯片作为算力基石。部分公司也在常见的国际品牌的基础上,积极与国产芯片展开合作。
IDC中国研究经理程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DeepSeek一体机还是其他模型封装的一体机产品,基于国产芯片的产品还需要持续提升,需加强芯片架构与模型训练的适配性,优化算力分配。另外,国产芯片需完善对主流AI框架的支持,并提升与异构计算环境的兼容性,以适配企业多样化的部署需求。
一体机市场的爆火,还来自需求端的推动。如今,许多政企客户了解到大模型的能力,更愿意尝试大模型的推广应用。
更为重要的是,浙商证券指出,一体机“开箱即用”,是便捷、低门槛的私有化部署方案,还能降低算力使用门槛,对于对数据安全要求较高的央国企、党政机关,一体机可以为其提供可靠省心的解决方案。
简而言之,DeepSeek一体机让政企客户即使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够用上大模型。
3月21日,在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上,华为董事、ICT BG CEO杨超斌表示,目前已有超80家伙伴基于昇腾打造开箱即用的大模型一体机,并通过极简部署和灵活配置,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需求。
不过,到了真正落地的阶段,能够给客户带来真正的商业价值么?
据了解,DeepSeek一体机和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帮助优化了政务服务及办公流程。除了政务服务,DeepSeek也在制造、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催生应用,比如基础与多轮对话、简单代码补全、文本分类与理解、内容生产、多模态任务、医疗诊断、科研辅助、大规模数据处理等场景,这些场景目前多数还处于初步的落地阶段。
IDC中国研究经理程荫告诉记者,部分用户反馈,DeepSeek一体机和解决方案仍有不成熟的地方,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和业务场景结合的效果不佳、算力效率、硬件配置与生态兼容出现问题等。一些厂商推出的多种模型及尺寸选择的一体机和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自动模型评测匹配到和业务适配的模型,能够快速输出模型的价值。
尽管大量技术供应商已推出DeepSeek一体机,但在稳定性、能耗比等方面仍需更多实践验证。有些行业用户则结合自己的应用场景考量优先选择预制了参数规模更小的大模型、成本更低的一体机做尝试,预计能够满足一些行业的应用需求。
程荫建议,落地Deepseek一体机过程中,要注意场景适配与数据质量,生产端智能化需确保企业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否则可能影响模型效果;建议优先选择已验证的场景进行试点。
其次,避免盲目追求高性能硬件,需根据实际需求 “适度超前”配置,同时预留动态扩容能力以应对业务增长。针对本地化部署需定制安全方案,尤其金融、政府等行业倾向优先选择国产适配,需避免数据泄露风险。
同时,也有观点认为,一体机是一种过渡形态。长虹佳华公司副总裁邓鹤明认为,如同向云计算转型时一样,未来不需要先构建一个本地化的一体机才能开始使用,很多企业在创新时还是会考虑成本和弹性。
不过,企业私有化部署市场是不可忽视的市场,而大模型一体机的爆发,也给云厂商、硬件厂商、大模型厂商等提供了市场机会。在DeepSeek的带动下,一场抢夺大模型落地应用的企业级狂欢正在进行。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