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 | 幼小衔接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
孩子不想去上学已经成为了当下困扰众多家长的一大难题,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过早学习理论化的知识,会扼杀孩子学习的兴趣,这可能在幼小衔接阶段出现了错误教育方式导致。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容易出现哪些误区?
误区一:“零起点”等于“零准备”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教师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得随意拔高教学要求或加快教学进度。但“零起点”并不等于零准备,不等于孩子不需要进行任何幼小衔接准备。
小学是系统化学校教育的起点,有着与幼儿园教育不同的特点与要求。与幼儿园相比,孩子的角色、学习任务、学习方式以及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样的大变化需要儿童在进入小学前有一个的平缓的过渡和充分的入学准备。
误区二:幼小衔接只是孩子的事情
幼小衔接不是短短一个暑假就能形成质的飞跃,而是在整个幼儿园时期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生活、学习上的习惯,日积月累,使其能有正确的观念意识、任务意识、时间意识等,这才能使孩子快速适应小学的生活,而不是被同龄人远远甩开。这不仅仅是孩子事情,更需要家长进行配合引导。
误区三:幼小衔接只是学校老师的事
其实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家长千万不要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可以但甩手掌柜。为了在幼小衔接时期能给予孩子有力的支持,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让孩子更加从容地进入小学。比如家长多给孩子一些陪伴,陪着他们看些相关绘本,多做一些亲子游戏,给孩子好的引导,他们才能更自信的面对幼到小的转变。
误区四:幼小衔接就是预习小学知识
这是80%的家长都会踩中的误区。幼小衔接不是单纯地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学习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暑期学的知识只够应付一年级上学期,那下学期呢?以后呢?
但如果我们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比如能专注地听别人讲话,上小学就能专心听讲不开小差。再比如我们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让他们知道大孩子就应该在对应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误区五:幼小衔接就是抢跑
幼儿园是禁止教学小学化的,但并不是禁止幼小衔接。很多家长对公办幼儿园的误会就是,公办幼儿园不会教孩子一点拼音,也不会教孩子学算术。上小学一年级后并不比上民办幼儿园很早开始学拼音的孩子学习差。哪怕一开始成绩不突出,但过不了两学期就能后来居上。因为幼小衔接的重点不是知识的提前学习,而是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激发。如果一味只是抢跑,孩子学习能力匹配不上,而只单单提前学习拼音,可能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抢跑无异于揠苗助长。
误区六:幼小衔接就是暑期短期训练
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一段时间的突击训练,到了孩子快上小学了,才匆匆忙忙跟风给孩子“集训”,短短几天就要孩子掌握拼音,学会算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导致孩子“消化不良”,甚至于会厌恶学习,造成逆反心理。尤其是在数学幼小衔接,更重要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数学之乐趣,在玩乐中学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