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蚊虫!中国救援队已服用霍乱疫苗,缅甸最新消息
本文转自【中国青年报】;
根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当地时间29日晚,缅甸28日的强烈地震已在全国造成1644人死亡、3408人受伤,另有139人失踪。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发文介绍,当地时间3月29日下午4点10分,中国政府派遣的救援队一行82人携带20余吨通信、搜救、医疗设备和应急食品等应急救援物资,自北京千里奔袭抵达仰光国际机场。
29日早上7点,距地震发生仅18小时,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就抵达仰光,成为首支抵缅的国际救援队,现已进入内比都灾区投入救援。中国救援队甫抵仰光即在华侨华人志愿者陪同下星夜兼程赶赴曼德勒灾区。当日晚9点,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也抵达仰光。
此外,来自云南、浙江、深圳、上海等中国各地的民间救援力量正纷纷驰援缅甸。
据云南广播电视台消息,当地时间3月29日晚,在缅甸内比都Ottara thiri 医院开展救援的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通过生命探测仪器发现了坍塌楼层下埋压的一名幸存者。
国家隧道应急救援昆明队会同当地救援力量,采用“先上后下、后清前出”的方法展开营救。当地时间3月30日凌晨5点,地震发生后被困近40小时的老人成功获救。
缅甸震区潮湿闷热 中国救援队已服用霍乱疫苗
3月29日,中国救援队队员、应急总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处处长朱伟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次救援任务中,他们有两项重要任务,一是当发现伤者后,医疗人员要马上提供有效的医疗救助;二是保障救援人员的身体健康,从而保证救援队的战斗力不受影响。
在震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引发不同的次生灾害,产生的疾病也有所不同。朱伟指出,由于缅甸当地的受灾严重,天气炎热,加上气候潮湿,除了地震灾害中常见的外伤,还要预防呼吸道疾病、皮肤病以及当地特有的流行病或者传染病。“从药物准备还有救援物资的准备,(我们)都做了充分考虑,都备齐了,把这个量和种类都准备得非常周全,以确保我们这次救援行动能够成功。”
据央视新闻29日晚消息——
①由于当地提供的飞机运力有限,救援队员及物资通过陆路向灾区挺进。
②从机场到目的地的车程可能会超12小时,抵达后,队员们或将24小时不间断开展救援,因此大家抢抓时间休息。
③3头搜救犬在飞机上表现平稳,心理素质过硬。
④为应对震区疫情,救援队全员已在飞机上服用霍乱疫苗。
⑤震区未来两天都将出现35℃以上高温,对搜救工作是极大的考验。
据中国公羊救援队消息,目前仰光机场没有应急管理部门,政府处于瘫痪状态。当地蚊子特别多,登革热和黄热病毒肆虐严重。
缅甸强震亲历者回忆惊魂时刻
“我刚刚付完钱,正拿着手机拍摄店里的一些可爱装饰,突然就开始地震了。”回忆起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联合国驻缅甸办公室中国职员刘翀仍心有余悸。那时,他正身处缅甸首都内比都的一家咖啡店。“毫无预警,震感极其强烈,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摔在了地上。”
他回忆,第一次地震持续了约40秒,店内的一些家具、装饰品和玻璃在剧烈晃动中破碎,人们惊慌失措地躲到桌子下面。
强震过后,刘翀第一时间驾车返回办公室,沿途所见让他震惊。“地面开裂,高速公路被破坏,部分商场的楼体坍塌,甚至出现了巨大的坑洞,许多建筑的墙体裂开。”
3月28日,强震发生后,缅甸首都内比都街道的地面开裂。刘翀/摄
在办公室碰头并简单交流后,刘翀和同事们紧急撤离回酒店,但部分酒店建筑已在地震中倒塌。“有些同事的房间入口被完全埋住,我自己的住处也是如此。”
3月28日,缅甸首都内比都,强震发生后,刘翀的住处入口被震毁。刘翀/摄
考虑到可能发生余震,以及酒店水、电、网络全部中断,3月28日晚,刘翀只能在车里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当天当地最高温度为39摄氏度,“天气闷热,没有空调和电扇,蚊虫肆虐,根本无法入睡。”刘翀说。
作为联合国驻缅甸机构的一员,刘翀原本在当地负责粮食援助、营养支持等项目,但地震破坏了救援物资的运输通道,使物资难以送抵灾区。“机场受到破坏,道路被毁,我们很难把救援物资送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刘翀说,由于资金短缺,援助工作面临更大压力,“有限的资源需要帮助更多的人,任务变得更加艰难”。
3月28日,缅甸首都内比都,强震发生后,到处都能看到倒塌的房屋。刘翀/摄
目前,灾区民众最迫切需要的是水、电、食品和通讯恢复。供水系统和电力设施的损毁让居民面临严重的生活困境,通讯中断更是阻碍了救援工作的展开。
刘翀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他在缅甸得知中国救援队已紧急出发。“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震后24至72小时是救援的黄金时间。”
此外,他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协调,为缅甸提供更多紧急救援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帮助。
中国青年报(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赵安琪 整理:陈茜)来源:央视新闻、极目新闻、云视新闻七彩云、潇湘晨报等。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