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 | 生长在高原花都晋宁的全国劳模张良
掌上春城讯五月的阳光,照亮奋斗者的征程;时代的勋章,镌刻劳动者的荣光。在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满怀敬意聚焦全国劳动模范、省级劳动模范、优秀技术状元等劳动者——他们以双手为笔,在平凡岗位书写非凡篇章;以匠心为墨,在时代浪潮中勾勒创新蓝图。每一份坚守都凝聚着对职业的热爱,每一次拼搏都诠释着劳动精神的力量。让我们共同致敬这些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实干铸就辉煌的时代先锋,聆听他们用奋斗奏响的最美劳动者之歌。
一花一世界。晋宁,已连续十多年蝉联云南鲜切花产量冠军,张良则是一个在名满天下的高原花都上,勇立潮头、土生土长的彝家“冲浪人”。
张良于2010年创办的“晋宁昆阳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现已成为全国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科技成果示范基地、云南省花卉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昆明科教兴农星创天地示范基地,昆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他创立的商标“张良花卉”成为云花品牌,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优质奖。
张良种的玫瑰花品相好、质量稳定,很受市场欢迎。他创立的“张良花卉”品牌已成为了云南省花卉行业的标杆之一,在香港市场上每卖出10枝“卡罗拉”玫瑰,就有9枝是张良的花。如今,张良的花不仅远销到北上广等国内60多个城市,还外销到泰国、新加坡、俄罗斯等5个国家,年出口量3000多万枝,日最高出货量可达30万枝。
仅有40多岁的张良还是优秀的统战新阶代表人士,他白手起家推动云花产业成为了“高级新型职业农民”,头戴多个光环:全国劳动模范、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科技特派员、云南省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副会长、昆明市科技特派员、昆明市农业现代化重点产业专家……
1999年,张良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在经历了6年的打拼,又看到家乡人终日辛劳却并无太多收获、变化无常的市场价格成为花农增收的“瓶颈”后,他萌发了自主创业的梦想,带着大家一起致富,走专业化之路。从此,就与鲜花结下“不解之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玫瑰种植能手。
在张良的带领下,历经十多年发展,“晋宁昆阳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日益壮大。作为上连市场,下连花农的合作经济组织主体,他们成功实现了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拥有了完善、成熟的产业链,带动农户就业1000余人,带动周边农户1000余户,种植的品种也近20多个。
2020年,张良依托晋宁区花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投资1800万元建设高标准绿色基地60亩,建成云南省首个以带动花农入股连片流转土地、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绿色化种植的鲜切花绿色高效生产基地。2022年,晋宁区在兴旺村建成花卉产业园区,张良成立“张良种植公司”入驻园区,形成“合伙企业(花农组成)+种植公司+技术公司+销售公司”的产业链模式,实现“基地+技术+品牌+订单”的贸易多元化发展新格局,示范带动效果更加凸显。通过为兴旺村“400亩高标准绿色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运营作专业设计指导,帮助花农不断提升鲜切花栽种技术和管养、营销水平,使户均年收入能达到13万至40万元不等。
李正兵从合作社创办时起就成为社员,现在已连续担任合作社及种植公司的监事5年,他把自己的土地租给合作社,同时还是股东、社员、职工、花农,拥有了四重身份。他说,像他们这样的花农流转土地得租金、就近务工得薪金、年底分红得股金,生产形势好的时候,一年能赚十多万元。
为了将自己的经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农户,张良花卉基地还创建了“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每年举办10多场1000多人次参加的花卉种植培训,年接待相邻地州观摩学习不少于30次2000余人。张良也从学员变成了教员,为农民当起了老师、校长,围绕“半基质”和“全基质”玫瑰花种植技术开讲,吸引着大量省内外的团队前来交流学习。通过这种交流方式,当地的鲜花产业更具活力。
近年来,晋宁昆阳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带动236户社员种植花卉2000余亩(高标准设施化种植基地4个440亩),年产鲜切花7000万支,销售额近1亿元,多效能生产厂房5000平方米。此外,还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商标22件,申报专利、商标33件,培养管理种植能手140余人,植保、水肥技术能手20余人。
与花为伴的20年来,张良团队已成为昆明市晋宁区“晋宁玫瑰”地理商标授权使用单位。他有一个愿景,那就是打造一家百年企业,把花农团结起来,做大做强,在晋宁建成推动云花产业辐射带动的高效产业链,将“玫瑰高标准基质栽培”模式发展到万亩以上,实现鲜切花栽培标准化、工厂化、智慧化,让老百姓在美丽产业中拥有一个幸福事业,让云南的鲜花屹立在世界花卉产业潮头,鹏程九万里。
掌上春城记者:赵爱萍
通讯员:黄丽萍
图源:晋宁区融媒体中心
责编:高杉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