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荆江评论:以教育家精神为炬,照亮教育强国征程

时间: 2025-09-10 17:03:00

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陈淑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千年之前,韩愈在《师说》中写下的这句话,勾勒出教育职业的本真模样。在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今天,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树立了精神标杆、指明了行动方向。从大山深处坚守的“护梦人”到改革前沿开拓的“探路人”,张桂梅、窦桂梅等教育工作者用一生践行,让教育家精神从抽象理念化为生动现实、从文本表述融入教育实践。

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心,在坚守中锚定教育初心。教育家精神的首要底色,是把教育事业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使命担当。“时代楷模”张桂梅,拖着病体创办华坪女子高中,因为她深知“山区女孩受教育,能改变三代人”。十几年如一日,她凌晨五点起床唤醒学生、深夜一点检查完宿舍才休息,硬生生将1800多名山区女孩送出大山、送进大学,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轨迹。她的坚守,并非简单的“执着”,而是“服务人民”理念的具体实践,是以教育为利刃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坚实行动,是“为国育才”初心在大山深处深深扎根、绚丽绽放。

以“淡泊奉献、关爱学生”铸魂,在付出中诠释师者本色。教育家精神的温暖内核,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无私大爱与淡泊品格。“最美教师”张丽莉在失控客车冲向学生的刹那,不顾自身安危推开学生,自己却永远失去双腿。她用身体筑起的“安全屏障”,是“关爱学生”的极致体现,让“保护学生”从职业准则变成刻入骨髓的本能;“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37年里不仅用幽默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更四处奔走筹集3000多万元助学金,帮助1.8万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他拒绝校外高薪聘请、甘于清贫的选择,正是“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生动写照。

以“求是创新、勇担使命”赋能,在突破中扛起时代责任。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活力,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创新意识与担当精神。新时代教育早已告别“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模式,而教育家正是打破教育边界的先行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窦桂梅,深耕语文教育30余年,面对“语文教学如何传承文化”的时代命题,她反复研磨创立“主题教学”模式,让《论语》《诗经》“活”在课堂,让学生在文字中触摸文化根脉,其理念影响全国数百万教师。她的创新绝非浮于形式,而是“勤学笃实、求是创新”的实践,是用专业能力回应“文化传承”的教育使命。

“三寸粉笔写春秋,一颗丹心照日月。”教育家精神从来都不是虚空的理论,而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用脚步丈量、用生命践行的行动纲领。从“教师精神”到“教育家精神”的升华,不仅是对教育工作者职业境界的提升,更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迫切需要更多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的教育工作者,同时,全社会也应齐心协力,为这份精神培育肥沃的“生长土壤”。让教师的坚守被看见、被铭记,奉献被尊重、被弘扬,创新被支持、被推广,使教育家精神如璀璨星辰,照亮教育强国建设的漫漫征途,汇聚成助力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编辑: 刘荣

猜你喜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屯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1